首页 资讯速递 正文

合肥高新区:一盏路灯的民生温度

2025-05-06 17:13 安徽网

傍晚时分,家住合肥高新区黄山路的李女士像往常一样出门散步。曾经让她发愁的“暗角路段”如今灯火通明,暖黄色的灯光均匀洒向路面,连树影都透着柔和。“以前这段路黑黢黢的,现在亮堂又安心,孩子放学都敢自己走了!”李女士的感慨,正是合肥高新区路灯改造工程惠及民生的缩影。

(改造后的玉兰大道和黄山路交叉口)

(改造后的枫林路)

节能账里的“小算盘”

如何让城市更亮又“省钱”?高新区的答案藏在“节能分享”模式里。在不增加财政负担的情况下,用节省的电费支付项目改造成本,根据高新区道路和和路灯排布现状,科学规划,“一路一策”,完成全区在管道路2万余盏路灯智能改造。其中,枫林路(长江西路-望江西路)样板路段在将122盏高压钠灯换成LED节能灯后,节电率飙升至62.4%。全区改造完工后,年省电费可覆盖4000户家庭用电。更“聪明”的是,改造后的路灯可实现精准控光、高效节能,“省下的每一度电,都是民生账本上的加分项。”高新区城管负责人笑道。

(改造施工现场)

暗区治理的“绣花功夫”

路灯被茂盛树枝遮挡导致路面昏暗曾是市民投诉的焦点,改造工程将目光投向细节:在6米高的灯杆上加装1000盏低位LED辅灯,用非对称配光技术把地面照度提升至15lx以上;在金桂路、黄山路等路段新增126套辅道灯,暗区亮灯率达100%。智慧平台也没闲着——市民扫码报修、AI巡检定位、故障2小时内响应,让“修灯跑断腿”成为历史。数据显示,改造后夜间事故率下降25%,路灯投诉量锐减70%,“安全感”成了居民口中的高频词。

(高新区智慧照明平台)

一盏灯背后的城市智慧

路灯的“智商”也在升级。每盏灯都有专属“身份证”,扫码即可查看设备信息;管理平台实时监测2万余盏灯状态,实现故障自动报警、精准定位、快速应急响应。“从照亮脚下路到快速维修,保障市民‘脚下安全’,我们想让城市既有‘亮度’,更有‘温度’。”项目负责人如是说。

夜幕下的高新区,星星点点的路灯连成一片暖光之网。这里照亮的不仅是道路,更是百姓“看得见”的幸福感。而这,正是城市治理最动人的底色。(安徽网)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时,如果您在中国发展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