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速递 正文

盛一委员:加强政策引导,让校地融合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25-06-05 17:01 咸宁新闻网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来自企业的委员,我对此也深有感触。”南京市政协委员、江苏数动未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盛一说,此次他经过充分调研,带来加强校地融合、为发展赋能的提案。

在盛一看来,高校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创新人才以及前沿的学术成果,而地方企业则具备市场敏锐度、生产实践能力和产业化转化的优势。目前,两者之间虽有合作,但尚未形成紧密且高效的协同模式。他的提案重点聚焦于建立常态化的校地沟通机制,搭建高校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的平台。通过定期举办产学研对接会、联合科技攻关项目等方式,让高校的科研力量能够精准地服务于地方产业发展。

例如,可以针对南京市重点发展的人工智能、新能源等产业领域,引导高校相关专业的科研团队与企业携手。一方面,企业能够及时获取高校的最新科研成果,加速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另一方面,高校学生也能在企业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就业竞争力,为产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人才。盛一期望,通过加强校地融合,不仅能为南京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新活力,还能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吸引更多优质资源汇聚南京,在全国乃至全球的产业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通过调研,盛一发掘到了一些好的校地合作案例模式。他介绍,济南依托人才政策 “双 30 条”,与山东大学在多个领域开展合作,共建济南晶谷研究院等创新载体,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成效显著,成果转化合同金额超 4 亿元,为济南的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他表示,济南的成功经验为南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南京同样拥有众多优质高校资源,如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具备深厚的科研底蕴。若能借鉴济南模式,出台针对性强且富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加强与本地高校的深度合作,必将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从加强政策支持、强化组织协调、营造良好氛围三个层面进一步支持校地融合发展。他希望政府出台支持校地融合的政策,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支持高校科研项目开展;加强政策的协调和配套,确保各项政策之间相互衔接、相互支持,比如,给予科技成果转化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等。盛一进一步阐述,以自己所在的江苏数动未来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数动未来空间站为例,已在校地融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数动未来空间站通过与多所高校开展合作,成功孵化了一系列创新项目。在企业服务方面,数动未来空间站搭建了全方位的服务体系。为入驻企业提供包括技术支持、市场推广、法律咨询等在内的一站式服务。特别是在技术对接上,充分发挥高校科研资源优势,为企业量身定制技术解决方案。当企业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遇到技术瓶颈时,空间站会迅速组织高校相关专业的科研团队进行联合攻关,帮助企业突破技术难题。基于这些实践经验,盛一认为南京在推动校地融合时,应鼓励更多像数动未来空间站这样的创新载体发挥作用。通过整合高校、企业和社会资源,形成强大的创新合力,不仅能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还能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全方位助力南京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让南京在新时代的产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咸宁新闻网)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时,如果您在中国发展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