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速递 正文

安广学子暑期“三下乡”:寻迹“两弹一星”精神 青春书写时代华章

2025-07-07 17:07 咸宁新闻网

合肥,一座与“两弹一星”精神有着不解之缘的城市,这里不仅是科研创新的热土,更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阵地。6月23日至29日,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核’你一起,聚变青春队”深入“两弹一星”精神纪念馆,以“两弹一星”精神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探访亲历者、走进纪念馆、开展青春实践等多种形式,追寻峥嵘岁月,抒写新时代的青春答案。

image.png

image.png

探访亲历者,重温峥嵘岁月

在合肥淠河路团安新村小区,团队成员聆听了数位“两弹一星”亲历者的感人故事。原铁道兵林正飞,转业后投身221厂检验科,在检验岗位上,严守保密纪律,诠释平凡中的伟大;原防化兵张国顺投身221厂,以“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人生,解码奉献的真意;任铁安老人随父亲奔赴221厂成为运输员,以强烈责任心创造了零交通事故的记录;罗凤云老师分享从乡村走向城市,投身国防教育事业,将“无私奉献、协同攻坚”的精神融入每一堂课;王玉成老人回忆核事业攻坚阶段,原定每年一次的假期因任务紧急延长,所有人毫无怨言,一心扑在突破技术壁垒上。“爱国、奉献”在亲历者的故事中不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化成他们眼角的皱纹、掌心的老茧,成为大家可触摸的精神丰碑。

寻迹纪念馆,感悟历史脉络

为深刻领会“两弹一星”精神,团队走进中核二二一“两弹一星”精神纪念馆,沿着历史脉络,探寻我国核武器研制从艰难探索到铸就辉煌的不凡历程。通过一件件珍贵藏品、一幅幅生动照片,大家仿佛穿越到激情燃烧的岁月,深切体会到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崇高精神。当了解到科研前辈们初入 221 基地时,在物资匮乏、技术封锁的艰苦条件下,面对稀缺材料和繁杂图纸,凭借 “啃硬骨头” 的坚定信念开展工作,团队成员们无不为之动容。

投身青春实践,赓续红色使命

为让“两弹一星”精神“落地生根”,在纪念馆,团队成员化身小小志愿讲解员,为参观者讲述221厂的发展历史与“两弹一星”精神内涵;在社区,开展“童心筑梦 红色传承”主题活动,通过趣味互动向小朋友解读“两弹一星”精神与红船精神,让红色文化在孩子们的心中扎根生长。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加深了青少年对“两弹一星”精神等红色精神的理解,更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要将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传承下去,让“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精神传承,重在青年。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对历史的探寻与精神的洗礼,更是青春与时代的对话。团队成员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展望未来,他们将继续传承、弘扬并践行“两弹一星”精神,以青春之名书写新的时代华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撰稿:徐昭然)(咸宁新闻网)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时,如果您在中国发展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