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速递 正文

特香型是啥香?“樟树味”?NO,“国民香”!

2025-07-08 17:02 人民网

“二十年前去北方参展,人家问我特香型是啥香,我只能比划着说像江西炒粉的锅气。如今,随着新国标的出台,来自樟树的特香味终于跻身国民香。”江西省酒类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阙英才说。

阙英才所说的新标准,是历时4年起草制定并于近日发布的“特香型白酒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12月1日起实施。

据了解,新国标由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牵头组织,联合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南昌大学国际食品创新研究院、江西省酒业协会、江西农业大学等十余家机构,覆盖了生产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检测机构等各方专业资源。此次修订一大亮点是,从消费端和生产端双向发力,对白酒行业意义深远。

以前,特香型酒没有一个精准的描述,曾经被误认为“土腥味”。新国标优化感官描述术语,使其充分反映特香白酒共性特点,便于消费者感知和品评,也为专业机构监督检验提供便利。

“这就像给方言配上了普通话注释,把特香型描述成具有蒸煮米饭的香气,这一下,全国人民都能听明白。”阙英才说。

除此之外,在理化和生产技艺方面,新国标也有不少创新,从之前业内生产技术的专业参考,转变为“创新面向消费端的产品标准表达形式”。

众所周知,己酸乙酯和乙酸乙酯是中国白酒中最为重要的两种特征酯类物质,其对不同香型的确定和感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特香新国标增进了总酸、总酯,以及己酸乙酯/乙酸乙酯比值的要求,并对酸酯总量,按自生产日期一年内和一年后的产品,分别提出要求。

“从理化数据层面,进一步体现了特香型白酒在陈酿老熟的优势。”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陈彦龙表示。

在技艺方面,新标准系统总结了特香型白酒的典型工艺特征,增加了生产控制的诸多要求。比如,大米不经破碎,以面粉、麦麸为主要原料制成曲坯、以红褚条石垒砌成窖池等,这不仅对特香型白酒的生产流程提出了更加规范的要求,也更强调了其工艺之独特性。

“特香新国标的实施是江西白酒产业发展的里程碑事件。对品类而言,它构建了消费者可感知的品质表达体系;对产区而言,它确立了江西在中国白酒版图中的差异化地位;对企业而言,它为四特酒从区域龙头向全国名酒跨越提供历史机遇。”阙英才认为。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党委书记、总经理郭新光则表示:“新国标的发布标志着特香型白酒行业迈入了更加健康、有序、繁荣的新阶段,不仅为提高产品质量与管理水平提供了科学的技术规范,还为进一步提升消费者对特香型白酒品质的认知提供了示例,有助于特香型白酒这一品类的全国化推广。”

从承载乡愁的“樟树味”蝶变当前为广受认可的“国民香”,从赣鄱大地深处走出的四特,成为解码江西文化、赋能区域发展的生动样本。

“从经验传承到科学量化,从主观的不确定到可量化的控制规范,新国标标准的每一个变化,都直指行业痛点,避免了品质波动的隐患,可以说是为特香白酒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支撑。”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陈彦龙表示。(人民网)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时,如果您在中国发展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