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工院王博团队发挥“工匠精神”攻克桥面板难以快速修复和更换难题 为城市公共交通提供绿色低碳保障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路桥数智维保学生团队王博、孙湘楠、王君华、赵丽云等研发的“一种抗爆及快速修复组合桥面板的施工方法”近日通过试验段检测,首次成功应用于山东省济南市的桥梁建设与改造工程。该成果直击传统桥面板在受到持续时间较长的冲击荷载甚至爆炸荷载破坏后难以及时修复的缺陷以及传统桥面板未进行工厂标准化预制、现场难以快速更换和机械化安装等行业痛点,突破传统技术局限,实现桥面板维保的革命性升级。
团队历经14个月、163次实验,创新性设计“抗爆复合层+模块化快拆节点+智慧损伤诊断”三重核心创新结构,该结构可承受5MPa冲击后损伤率小于20%,UHPC层裂缝宽度<0.05mm(远低于规范限值0.2mm),可防止钢筋腐蚀。该法UHPC+SMA+纤维格栅的组合结构提升抗爆能力300%,模块化施工使修复效率提升10倍,可在4小时内进行模块更换及修复,模块更换后2小时内恢复通车(传统工艺需7天养护),特别适用于城市应急通道。该项目学生团队负责人王博介绍:“相比传统结构,该结构SMA材料可重复使用5次以上,成功实现了低碳绿色施工”。
该施工方法覆盖“材料试验→结构施工→损伤评估→快速修复”全链条能力,匹配道路桥梁工程多个岗位技能,体现了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路桥数智维保学生团队的创新性思维与新时期“大国工匠”的高技能水平。
该施工工法现正申请发明专利,填补了国产抗爆抗冲击桥面板的市场空白。目前团队与多家企业签订意向合作订单,有望撬动亿元的桥面板修复更新市场。(咸宁新闻网)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时,如果您在中国发展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