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介护学会与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共议康养人才国际化培养新路径
7月31日,日中介护学会与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谈。日中介护学会蔡毅执行会长、国际医康养人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邱嵩、委员昝佳、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张湘副会长、劳务合作部副主任伏林林、职员陈曦共同参与了本次会谈。双方围绕医康养产业国际人才培养、中日养老人才交流合作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达成多项合作共识,双方在推动医康养领域国际化人才培养和产业协同发展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是由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对外投资和其他相关业务企业组成的全国性行业组织,曾荣获5A级社会组织和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称号,拥有会员企业近1500家。基于这一优势,双方将充分发挥商会在国际资源对接方面的专业能力,共同推动中国康养服务标准、人才和模式的国际化发展,助力中国康养产业高质量走出去。
张湘副会长在会谈中指出,当前中日人才交流正迎来提质增效的关键转型期。她特别强调,一批具有前瞻性的企业已通过跨界融合、产教协同的创新模式,成功实现了业务链条延伸和服务附加值提升,在中日养老护理人才培养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承包商会愿与日中介护学会加强交流,共同推动中日劳务合作与养老护理人才培养融合发展,为我国对外劳务合作业务转型升级和养老护理行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蔡毅执行会长表示,日中介护学会作为中日医康养专家共同组建的学术平台,已经成为中日大健康领域交流合作的重要桥梁,并深度参与了北京市养老护理员培训体系与标准建设、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地方标准、国家居家养老服务规范的编写工作。在人才培养方面,学会构建了国内和国际医康养管理人才培养体系,下设北京,沈阳,重庆,成都、山东五个介护国际管培生培训基地,通过国内专业化培训、海外三年陪跑、对接国内头部养老企业归国高质量就业这一闭环设计,既解决学生海外适应难题,又为国内输送具备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学会还与全国高校展开合作,为各大院校提供全过程赋能方案,包括教学体系搭建、实训教室建设、实习和就业安排;为养老产业中层管理人员提供短期培训班,学习日式养老的理念和管理方法,推动中国养老模式探索与标准建设。
在标准建设方面,双方就联合引进日本康养技能人才标准认证达成共识。未来双方将共同推动介护人才归国技能考核、职称评定等方面的衔接,为中国护理人员获取国际认证提供便利通道。同时日中介护学会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联合高校与企业开发理论+实践融合课程,并引入日本精细化照护标准,定向培养既掌握专业技能又具备人文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商会也将联动海外中资项目,利用自身资深优势,提供更多的国际化就业平台,帮助医康养人才实现在世界舞台上多元发展。
此次日中介护学会与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的战略合作,不仅标志着中日康养人才交流即将进入资源互通、产业互联的新阶段,更彰显了学会对国际管培生的重视,以及中国康养产业以开放姿态融入全球健康治理体系的决心。未来,日中介护学会将继续探索多方合作,深化合作模式,实现从点到线再到面全方位铺开,获取优势资源,让更多国际医康养人才在世界舞台淬炼专业技能,利用海外先进经验助力中国养老服务体系升级,既为全球老龄化挑战贡献东方智慧,也为国内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国际化基因。(咸宁新闻网)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时,如果您在中国发展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