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金寨县大湾村感悟红色精神,见证乡村振兴新篇章
为深入理解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切身感受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脉搏。8月19日,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探‘将军县’红旅根脉,谱‘大别山’茶宿新篇”调研宣讲实践团队前往“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开展了一场意义深刻的实地调研活动。
调研团队首站到访大湾村村委会,村委会副主任向团队详细介绍了大湾村近年以来的发展情况: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队员们也由此对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落地有了更真切的认识。
追寻着红色的足迹,团队随后参观了六安六区十四乡苏维埃政府旧址汪家祖宅。这座古朴的建筑承载着感人的革命故事,让队员们深刻体悟到金寨县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和薪火相传的大别山精神。
走进大湾村扶贫座谈会会址,队员们重温了2016年这个意义非凡的时刻。会场陈设依旧,队员们与陈泽申老人面对面深入交流,聆听老人对座谈会的回忆以及脱贫攻坚以来生活的巨变。这让队员们深刻感悟到牢记初心使命的重要性,也更加坚定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伟业的理想信念。
为深入了解大湾村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团队深入老宅民宿进行实地调研。队员与老宅民宿经营者深入交流,详细了解其运营模式、客源状况、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以及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机遇与挑战。当地这些富有特色的民宿,正是大湾村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成功探索。
为进一步了解大湾村“茶旅融合”现状,团队专程到访了蝠牌茶旅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向队员们系统介绍了“茶旅融合”的创新发展规划及在电商直播等新型销售模式中存在的一些挑战。队员真切体会到特色产业在带动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用,也为该公司提出一系列针对性方案。
此次实地调研,团队成员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心灵感受变迁,深刻理解了革命精神的历史传承与新时代乡村的蓬勃发展。队员们不仅对乡村振兴战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坚定了为革命老区发展贡献青春力量的决心。(班心柔、王艺迪、孙宇轩、汝萌萌、金雅洁、陈卓青、杨栋、袁霄雅、汪振翔、田雨菲、范荣荣、张晓婧)(咸宁新闻网)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时,如果您在中国发展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