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促消费 “金火把”点燃凉山发展新引擎
八月的凉山,跳动的火焰点燃了澎湃激情,更点燃了文旅消费的新热潮。
自2025凉山彝族火把节文旅促消费系列活动启动以来,凭借丰富的文化内涵、创新的消费场景和显著的带动效应,成为引领文旅消费新趋势、探索“文旅+”融合路径的重要窗口。本次活动联合中国饭店协会、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凉山州烧烤产业协会等美食行业权威机构、烧烤技艺名厨,共同打造了一场高规格、高传播、高影响力的全国性烧烤文化与产业盛会。
打造高标准行业标杆,“金火把”点燃技艺与创新之火
8月24日,2025“金火把”年度烧烤大赛在西昌市火把广场正式开赛。本次大赛全州28支经过严格筛选的优秀烧烤代表队同台竞技,共同打造了一场独具凉山特色的美食文化竞技盛会,展开了一场舌尖上的“巅峰对决”。
烟火缭绕间,炭火正红,一排排烤架前,各参赛队手法纷呈,香气四溢。这边是串烤师傅手腕轻转,沙葱牛肉在猛火急攻下嗞嗞作响,葱香与肉汁交织缭绕;那边网烧区热气蒸腾,炭烤手撕鲜毛肚在铁网之上微微卷曲;火盆烧烤阵列中更是气势磅礴,整条罗非鱼裹挟着彝家秘酱,在炽热的炭火中渐渐烤至金黄焦酥,皮脆肉嫩、鲜香四溢。油脂滴落炭火,激起星点明火,香气随之迸发,漫入人群,让人食指大动。这一刻,火焰与食材共舞,传统与创意交融,尽显凉山烧烤的深厚功力与缤纷姿态。
“第一次参与这样高规格高要求的烧烤赛事,我们提前很久进行了准备。作为一名西昌本地的烧烤从业者,有了“金火把”这样的权威赛事,我们烧烤从业者就有了主心骨。也希望通过举办这样高水平的大赛,能推动我们凉山烧烤行业更加规范化、品牌化发展。让凉山州的特色烧烤产业,真正成为促进消费、带动就业的富民产业。”参赛者胡向荣激动地表示。
据了解,本次烧烤大赛设置了“烧烤名店”、“烧烤名菜”、“金牌主烤官”三大奖项类别,九位评委从食品安全、风味、色泽到火候等多维度进行严格评审。凉山州烹饪协会副会长李俊荣在点评赛事时指出:“二十八支队伍同台竞技,这不仅是一场烧烤技艺的激烈角逐,更是一次地域饮食文化的集中展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赛事,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将‘凉山烧烤’真正塑造为一张响亮的地方名片。”
本次活动还重磅引入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寻味中国·赶烤大凉山》微综艺节目,由著名主持人朱迅、文化学者都靓、实力演员王仁君、相声演员杨九郎组成的“寻味团”深入赛事现场,与参赛队伍联动制作烧烤美食、体验凉山非遗文化、讲述美食背后的故事。
2025“金火把”年度烧烤大赛不仅是一场技艺比拼,更是一次产业赋能与地域品牌的深度实践。凉山州将通过赛事挖掘、认证和推广一批优质烧烤名店、名菜与名厨,进一步打通“美食—文化—旅游—产业”链环,推动烧烤行业从传统餐饮形态向现代化、标准化、品牌化的产业集群跃升,为特色产业振兴和消费提振注入新动能。
文旅融合释放乘数效应,消费市场量质齐升
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凉山州以火把节为依托,打造2025凉山彝族火把节文旅促消费系列活动,正是对这一要求的深度实践。活动实施近一个月来,凉山文旅消费业态呈现出“量质齐升”的可喜变化。
本次系列活动精准聚焦“文旅+特色产业+消费促进”这一关键环节,做好“文旅融合”这篇大文章,系统谋划了第三届大凉山烧烤美食季、2025“金火把”年度烧烤大赛、《寻味中国·赶烤大凉山》微综艺等十余项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子活动,形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促消、消费兴产”的良性循环。这种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将美食体验与在地文化、自然风光有机结合,成功探索了一条央地联动、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文旅促消费”新机制。这不仅是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决策部署的具体实践,更是践行“文旅赋能、产业兴邦”战略的生动体现,为民族地区依托特色文化资源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具有示范意义的“凉山样本”。
照亮产业振兴路 凉山培育地方特色产业国家品牌新样本
"金火把"年度烧烤大赛如火如荼举行,这场美食盛宴背后,是凉山州培育地方特色产业国家品牌、探索产业振兴新路径的创新实践。
“我们不仅要让‘金火把’成为烧烤的高品质符号,更要将其打造成为代表凉山特色产业发展水平的国家品牌。”凉山州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金火把”品牌的培育与实践,有力印证了“‘文旅+’绝非简单叠加,而是系统融合;其目的不在一时促销,更在于长远繁荣”。这一以文化为魂、产业为基、消费为翼的发展新模式,不仅推动了传统产业的创新升级,也为民族地区探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路径与深刻启示。(央视网)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时,如果您在中国发展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