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县龙川镇:金色田园的产业跃迁之路
南华县龙川镇:金色田园的产业跃迁之路
周末的清晨,我沿着龙川江岸奔跑。龙川江作为金沙江一级支流,龙川江流域南华段总长58.7公里。江水在朝阳下闪着细碎的金光,两岸的稻田掀起层层绿浪,风中送来清甜的稻香。这是一条生长着的河流,一片生长着的土地——不仅生长着五谷,也生长着希望,生长着未来。奔跑的脚步掠过田埂,眼前展开的是一幅现代农业的锦绣画卷。
曾几何时,脚下的田地还是田垄交错杂乱、作物种类混杂、灌溉设施杂乱的景象。现已变成“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涝能排、旱能灌”的高标农田。改变始于2025年全县实施的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其中,龙川片区涉及的4个村(社区)2735亩,均位于龙川江沿岸。通过项目的实施,不仅解决了耕地碎片化、质量下降、设施不配套等问题。还推动了对龙川江沿岸大水大肥、污染面源广的茭白、大蒜等农作物种植的取缔
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龙川镇党委、政府围绕着龙川江两岸这一主线,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以点带面实现规模化突破。清理龙川江流域大水大肥农作物7120亩,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在龙川江沿岸建成10个党建引领产业红基地。1.5万亩的油菜花海、1461亩西兰花和1000亩有机蔬菜、1500亩荷包豆种植……十大产业宛如大地的调色板,万紫千红,共同绘制着绿色发展的新图景。
顺着香甜的稻香,映入眼帘的是2.16万亩金黄的稻田。随着秋收脚步临近,田里稻穗垂首,稻谷饱满,黄澄澄的稻穗垂着沉甸甸的穗头,秋风簌簌,吹得稻穗“沙沙”作响。
转过江湾,徐营片区的5000亩烤烟示范区跃入眼帘。滴灌管道如血脉般滋养着每一株烟苗,这里创造了全州烤烟产业发展增速最快的奇迹——收购总量达249万公斤,税收突破1900万元。更妙的是“粮烟协同”的创新模式,烤烟丛中套种的甜脆玉米、早熟蚕豆等迎风摇曳,5000亩示范基地诠释着生态与效益的双赢智慧。
江风拂过,带来种子生长的气息。高原粳稻6335亩、玉米制种7410亩、蔬菜制种300亩——龙川镇正在成为全州重要的繁制种基地。楚雄州富彝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云南柏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入驻,让这片土地孕育着更加丰富的生命可能。奔跑其间,仿佛能听见种子破土的细微声响。
奔跑在龙川江岸,我看见了生长的力量。这生长不仅是作物的拔节,更是产业的勃发、农民的欢笑、乡村的振兴。农业面源污染减少,土地在增值,粮食在增长,农业在增效,集体在增益,群众在增收——“一减N加”的多赢局面正在这片沃野上成为现实。
夕阳西下,回望龙川江岸,稻浪依旧翻滚,仿佛在诉说这片土地的生长故事。在这里,传统与创新交融,生态与效益共舞,书写着强村富民的新答卷。明天的龙川江岸,必将生长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 赖秀蓉 )(咸宁新闻网)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时,如果您在中国发展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