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强化三提升”,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彰德街道“三新”党建解锁基层治理密码
“驿站就像我们的第二个家,累了就在这里歇歇脚、喝喝茶,温馨又舒适。”9月8日,凯旋城“爱心驿站”休息区,快递员林强说。这个驿站,不仅让他们这些新就业群体感受到组织的关怀,也标志着古蔺县“三新”组织服务新就业群体工作迈入新阶段。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既新就业群体(以下简称“三新”组织)已成为基层治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彰德街道通过聚焦“两强化三提升”,按照“应建尽建、规范管理、作用发挥”的思路,通过组织覆盖、服务下沉、机制创新等路径,不断探索“三新”组织融入基层社区治理的有效路径,构建起“党建引领、多元协同、富有韧性”的社区治理新生态,为提升基层社区治理效能注入了强劲动力。
建立“三新”支部,筑牢基层治理根基
“过去我们这些商户就是一盘散沙,自从加入街道新经济组织、成立商圈党支部后,现在无论是遇到困难寻求帮助,还是商家联合开展活动都有了主心骨。”彰德街道凯旋城商圈党支部书记罗新既是古蔺铭熙眼视光中心的老板,也是西城街社区新经济组织的负责人。
“因为大家都在一个圈子里,相互之间都比较了解,困难之际伸把手、节假日开展公益活动,商圈党支部的引领作用都十分重要。”西城街社区党支部书记罗蔺平介绍,今年初,针对商圈部分商户调整经营策略、扩大经营规模缺乏资金支持的现状,社区就联合商圈党支部与农商银行接洽,创新推出“红色信贷”专属金融产品,为23家小微商户发放低息贷款460余万元,有效缓解商户的资金压力。
“以前社区企业很难开展党组织活动,现在有了新经济组织,建立商圈党支部,大家参与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兰馨社区党支部书记李艳介绍,社区党支部覆盖百余家企业、商铺,组建新经济组织商圈党支部后,通过建立“轮值书记”制度,每月由不同企业党员负责人牵头组织政策学习、资源对接等活动,有效破解了小微企业党建“空转”难题。
新经济组织是“三新”组织的其中之一,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彰德街道精准聚焦“三新”领域特点,按照“应建尽建、规范管理、作用发挥”三位一体的思路,灵活采取单独组建、片区联建、挂靠组建等多种方式,推动“三新”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互促共进。
去年以来,通过选派党建指导员、建立联合党支部等方式,彰德街道破解了“三新”组织党支部组建难、规范难等问题,并指导“三新”支部以专题学习会、“三会一课”等形式,学习贯彻党的理论,提高“三新”组织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有效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截至目前,街道已建立“三新”党组织32个,其中单独组建18个、联合组建14个,形成“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商圈党支部”三级组织架构。
下沉“三新”服务,精准对接民生需求
“‘红色代办队’帮我代购药品、代取快递,就像家人一样贴心!”西城街社区凯旋城小区,独居老人王奶奶对仁和道物业党支部的服务赞不绝口。作为新社会组织,仁和道物业党支部自2019年起就创新推出“红色代办”服务,组织党员志愿者为老年居民代购生活物资、代取快递、代扔垃圾。截至目前已累计服务居民8000余人次,解决了多数老年居民的后顾之忧。
“阳阳,最近上学了,奶奶年龄大了,你可要听话啊!学习上和生活上有什么问题你就给阿姨打电话。”爱心妈妈徐莎每个月都会来到困境儿童阳阳的家中探访。
“开展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活动,一对一结对帮扶的‘爱心妈妈’每月都会以聊家常的形式,走进困境儿童家中,耐心询问学习情况、家庭生活情况。”李艳告诉记者,作为社区新社会组织,古蔺县暖心志愿者协会把对困境儿童的帮扶,从物质层面上提升到精神层面上,关爱生活的同时更注重从思想上、情感上、心理上进行疏导,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树立自信心。
为帮助留守、失独困境儿童,暖心志愿者协会专门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干预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并推出“认领助学”计划,每月资助特殊困难家庭学生;为给环卫工人、外卖小哥等户外工作者提供休息场所、免费茶水和手机充电服务,凯旋城商圈党支部联合商户设立12个“爱心驿站”,日均服务超200人次……
“三新”组织一系列精准化、专业化的服务,切实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在基层服务中,彰德街道“三新”组织党支部创新服务模式,把“三新”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结合,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和资源专长,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求职就业、法律服务、物业服务、社区教育等领域提供专业化服务,弥补基层公共服务的短板。从而也带动更多“三新”组织成员深度参与城市基层治理工作,推动服务模式从传统慰问向常态化、专业化转型,成为基层治理中“呼得应、靠得住”的重要力量。
激活“三新”力量,赋能基层治理
“这几年,我的眼睛就是看不清东西,趁着社区组织开展白内障筛查,我特意去做了个检查,才晓得问题出在哪里。”通过西城街社区的“红色议事厅”,凯旋城商圈党支部提出的“光明行动”计划得以实施,为辖区内的200余名老年人提供免费白内障筛查,社区居民王阿姨就成了首批受益者。
除了积极组织开展公益活动,在今年端午节期间,凯旋城商圈党支部还通过策划“党建引领促商圈”活动,联合商家发放消费券5万元,带动消费增长30%;兰馨社区,府河新城小区物业还组织商户开展“粽香传情”活动,慰问独居老人、困难家庭……“三新”组织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和温暖。
彰德街道“三新”党建引领基层社区治理的实践探索,拓宽了参与基层社区治理的渠道,“三新”组织的介入也实现了从“被动融入”到“主动赋能”的转变。
“以往,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多停留在配合调研、参加会议等层面。如今,在‘三新’党组织的引领下,参与形式愈发多元且富有活力。”彰德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三新”组织带领社区志愿者开展帮扶困境儿童、关怀独居老人、帮助调解家庭矛盾。通过支持社区群众活动、认领社区公益微项目等方式,将社会组织责任转化为社区治理动能,潜移默化地引导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也使得更多的居民能够走出家门、融入社区、参与活动。
一个个“爱心驿站”、一支支“红色代办队”、一项项“光明行动”,共同勾勒出彰德街道“三新”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生动画卷。随着“三新”组织在基层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彰德街道将继续深化探索,不断完善“党建引领、多元协同、富有韧性”的社区治理新生态,让“三新”组织成为基层治理中“呼得应、靠得住”的重要力量,共同书写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篇章。(曾刚 何世英)(咸宁新闻网)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时,如果您在中国发展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