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通缩之辩:中国经济没有出现,下阶段也不会

2023-04-21 09:09 中国发展网

摘要: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经济数据,多个指标成为社会关注焦点,不少人在热议中国经济是否走向通货紧缩。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季晓莉

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经济数据,多个指标成为社会关注焦点,不少人在热议中国经济是否走向通货紧缩。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3%。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2.9%,其中鲜果价格上涨11.0%,猪肉价格上涨8.5%,粮食价格上涨2.5%,鲜菜价格下降2.9%;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7%,环比下降0.3%。同时,一季度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1.6%,其中3月份同比下降2.5%,环比持平;一季度,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0.8%,其中3月份同比下降1.8%,环比持平。

4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今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今年3月份,M2(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同比增长12.7%,预期11.9%,前值12.9%;社会融资规模单月新增5.38万亿元,市场预期4.42万亿元,同比多增7235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0%,较上月回升0.1个百分点。3月中旬,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全面降准25个基点,进一步巩固经济复苏基础和加码稳增长,但市场对是否进入通缩有所担忧。

国家统计局:当前和下阶段都不会通缩

4月1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回应了近期社会上关于中国经济是否进入通缩的讨论。他表示,总的来看,当前中国经济没有通缩,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缩。

付凌晖解释,国际上通缩的定义是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往往还伴随着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和经济衰退。但从一季度我国经济运行情况看,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3%,保持温和上涨;从货币供应量来看,3月末M2增长12.7%,保持较快增长;从经济增长情况看,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4.5%,比2022年四季度回升。因此,整体上不存在通缩的情况。

他认为,今年以来,一季度CPI的涨幅回落主要受阶段性因素影响。一是季节性因素。今年春节在1月份,春节后随着市场需求回落,商品价格一般都有回落。二是部分食品价格走低。随着天气转暖,鲜菜上市量增加较多,环比和同比价格都出现下降;今年生猪供应充足,节后消费需求有所减少,价格有所下行,都带动了CPI回落。三是能源价格回落。今年以来世界经济整体放缓,国际能源市场特别是原油市场价格总体回落,带动国内能源价格走低。3月份,汽油和柴油价格同比分别下降6.6%、7.3%。四是汽车价格特别是燃油小汽车价格下降。受汽车优惠补贴政策到期和排放标准调整等因素影响,近期车企降价促销力度比较大,3月份,燃油小汽车价格同比下降4.5%。五是地缘政治和疫情影响。2022年同期价格基数比较高,在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下,导致CPI价格同比涨幅回落。

付凌晖认为,市场供求基本稳定态势没有变化,扣除食品和能源核心CPI,一季度核心CPI同比上涨0.8%,和1~2月份持平,较2022年四季度回升0.2个百分点。服务价格一季度同比上涨0.8%,比2022年四季度回升0.3个百分点。从更广义的价格水平看,CPI主要是衡量居民消费领域价格变化,如果看经济运行价格变化,还要看GDP缩减指数,今年一季度也是小幅上涨,涨幅比2022年四季度回升。

“下阶段,物价会稳步恢复,价格带动会逐步增强,不会出现所谓的通缩情况。从价格表现来看,由于去年基数较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涨幅较高,再加上国内受疫情影响供给偏紧,导致2022年二季度CPI涨幅比较高,影响今年二季度CPI涨幅保持低位,但这不说明通缩。随着下半年影响因素逐步消除,价格会回到一个合理水平。”付凌晖表示。

付凌晖表示,一季度,PPI同比下降1.6%,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3%,是PPI下降的主要因素。PPI同比降幅扩大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是国际输入性因素影响。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市场需求减弱,供给瓶颈制约缓解,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回落,带动国内石油、有色等相关行业产品价格走低。一季度有色行业价格同比下降5.9%,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5.3%。二是上年同期基数较高。2022年受地缘政治冲突、疫情因素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涨幅较高,国内受疫情影响供给偏紧,导致2022年一季度PPI同比上涨8.7%,基数比较高,也影响今年PPI走势。

从环比情况来看,今年以来PPI基本平稳。1月份PPI环比下降0.4%,2、3月份环比均持平。主要因素是,一方面国内市场需求回暖,带动钢铁、水泥等投资品价格环比上涨,3月份钢铁和水泥价格环比均上涨1.3%;另一方面,国际输入性传导影响下,石油开采,有色行业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9%、0.3%。同时受季节性因素影响,用煤需求有所减少,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环比下降1.2%。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PPI环比保持平稳。

“从下阶段情况看,国内需求总体趋于回暖,对PPI有一定的上拉作用,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输入性传导犹存,加上上年同期基数比较高,短期内PPI可能还会处在下降区间。但随着国内经济恢复,基数效应逐步减退,PPI会逐步恢复到合理水平。”付凌晖表示。

专家:通缩担忧反映供给过剩与总需求不足

中银国际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近日撰文表示,我国通胀弹性下降后的低通胀不应被简单视为通缩,目前依然处于“强预期、弱现实”的经济复苏阶段,“市场对于通缩的担忧可能是来自于对中长期我国陷入低通胀的担心,反映的仍是供给过剩和总需求不足的问题”。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通胀疲软或低通胀是一种特殊的经济状态,通缩更多是经济周期波动的物价阶段性切换,不应将中长期低通胀担忧或前期的反通胀力量线性外推到通缩。”管涛表示,国际上通常认为通缩是“一个特征,两个伴随”,即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伴随着货币供应减少和经济衰退。而我国CPI只有个别月份出现同比负增长,同期M2持续同比正增长,GDP也只有疫情期间短暂同比负增长。2022年,在全球通胀高达8%以上的情况下,我国全年通胀只有2%,说明我国反通胀力量较强,而不能说是已经出现了通缩。

他认为,我国通缩的压力主要体现在生产端。“但PPI负增长不符合通缩的一般定义,只能称之为局部的通缩。”他表示。

管涛判断,当前我国整体通胀温和,但食品通胀较高,可称之为结构性通胀。由于食品支出占到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三成左右,故群众真实感受的通胀程度要高于CPI数值显示的通胀水平。

2022年我国政府部门宏观杠杆率上升3.6个百分点,涨幅仅次于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和2020年疫情期间。他认为,从总量上看,不管是货币通胀理论还是财政通胀理论,结果都不指向通缩。防疫措施优化、居民预期好转和房地产逐渐企稳均有利于超额储蓄释放。

有种观点认为,我国经济从过去“易热难冷”转变成了现在“易冷难热”,而且我国货币政策维持稳健偏宽松的时间越来越长。管涛表示,与2022年四季度比较,今年前两个月我国经济呈现“三好一差”,即服务业生产指数、社会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均较去年四季度有明显改善,但工业生产有所下滑;但与去年同期比则呈现“三差一好”,仅服务业生产指数明显改善。这也是市场一直争论的“强预期、弱现实”,同时再次验证了我国处于复苏阶段,即经济改善但尚未达到潜在产出水平。他认为,应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大经济改革力度、改善就业。

来自工银国际的经济学家程实、张弘硕和徐婕4月18日在公开发布的《探索合理通胀目标下债务与经济增长的最优解》一文中表示,通过对全球190个国家通胀水平、债务累计和经济增速变化的长期观察,他们发现:发达国家的通胀水平控制在2%~2.8%,新兴市场国家的通胀水平控制在2.5%~3.7%时,不同部门债务累计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最显著。

“随着中国迈入经济复苏阶段,防止经济恢复过程中出现通缩风险,保证通胀处于合理目标区间,将有助于经济部门在稳杠杆或恢复杠杆过程中更有效地支持经济增长。”该文提出。

下一阶段:扩大需求,加大改革力度

财通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陈兴表示:“从历史经验来看,当核心CPI增速接近甚至超过CPI增速时,并不意味着经济处于通缩环境,而往往是通胀存在典型的结构分化问题。”他表示,比如服务价格的表现远好于消费品价格,但由于CPI权重结构中服务项占比不高,因而整体物价增速有所下移。从需求端看,消费仍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当下,就业形势还在疫情后的恢复阶段,居民收入预期有待提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表正在修复中,对耐用消费品的消费更为谨慎。3月全国社零总额同比增长10.6%,其中餐饮收入增长强劲,达到26.3%,反映出以餐饮为代表的全社会消费能力快速上升,但3月CPI仍在低位徘徊,是因为居民压缩了非刚需品的消费。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未来我国核心通胀有望温和回升,但不会复制欧美核心通胀快速上升的趋势。一方面,我国供给端开工率与产能有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效率保持升级;另一方面,我国劳动力市场未出现欧美的紧张情况,服务业的劳动力成本上升空间有限。叠加我国在食品和能源方面的安全边际较高,非核心通胀也很难形成较大压力。今年的整体通胀压力不会太高,大概率将控制在3%的政策目标以内。

“现在M2流通速度和乘数效应还不太明显,大量货币沉淀在房地产市场、基础设施等领域,尚没有充分全流通。”浙江大学副校长黄先海说。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下一阶段,我国重点要创造需求,未来应从两点发力:一是内需,满足居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关键,消费、住房、出行等各类需求需进一步得到充分满足;二是外需,要进一步扩大中国市场,探索外需的可能性。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认为,未来在宏观经济政策持续发力、需求恢复的基础上,物价水平有望摆脱目前相对低迷的状态。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近期发布报告提出,鉴于制造业投资承压增长、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和出口趋势性回落,消费反弹和基建投资将成为后续经济复苏的两大支撑。报告给出四方面建议:一是多措并举改善市场预期,提振发展信心;二是加快恢复和提振消费,包括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等;三是巩固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四是构建金融与房地产正常循环的新发展模式。

目前,我国的就业仍然在扩大,今年一季度我国新增就业人数达1200万人;今年3月份我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9%,零售业景气指数为50.6%,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5.5%,都在50%以上并且都有一定程度的回升。未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韧性和增长能力仍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王小义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