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价格调控“组合拳” 兜牢守稳“民生线” 安徽马鞍山市多措并举保民生
摘要:为守好民生“价格关”,马鞍山市前移调控关口,全年开展价格监测任务939次,启动应急监测31次,上报国家及省级数据2.42万条,覆盖418个品种。
中国发展网讯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价格是度量民生冷暖的温度计,价格稳则民心安。近年来,安徽马鞍山市发展改革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价格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强化监测预警、优化储备调节、创新惠民机制等“组合拳”,持续夯实民生保障基础。2025年1-4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累计上涨0.3%,物价呈温和回升态势,涨幅分别高于全省、全国0.2和0.4个百分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
“监测+监管”双管齐下筑牢价格防线
为守好民生“价格关”,马鞍山市前移调控关口,全年开展价格监测任务939次,启动应急监测31次,上报国家及省级数据2.42万条,覆盖418个品种。针对节假日及极端天气,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专项巡查240余人次,通过政策指导、提醒告诫等方式规范市场行为。同时,依托“政风行风热线”“天天3·15”等平台发布价格信息520篇次,解读市场动态,引导公众预期。
“储备+补贴”协同发力 兜底民生保障
在储备调节方面,全市全面落实成品粮、食用油、猪肉等政府储备任务,建立蔬菜“在库+在田”双储备机制,并引导企业加强商业储备,确保应急供应能力。针对价格波动,马鞍山强化部门联动,定期组织农业农村、商务等部门会商研判供需形势,提前谋划应对措施。2024年,全市累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254.83万元,惠及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8.49万人次,切实缓解物价上涨对困难群众的影响。
“平价销售+产销对接”惠民利民
依托“惠民菜篮子”工程,马鞍山推动商超门店与生产基地深度对接。通过订单合作和基地直采、集采、集配的商业运营模式,降低蔬菜流通环节的成本,实现更大实惠让利于民。2024年,全市22家商超门店联动66家蔬菜基地,通过订单直采、集配等方式降低流通成本,累计平价销售农副产品1074.77吨,让利184.04万元。惠民菜以“蔬菜类降价15%、其他品类降5%”为标准,推出20余种低价商品。去年夏季,面对高温推高菜价压力,临时增开12天“惠民菜篮子”活动,有效平抑市场波动。(华焘)
责任编辑: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