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寿阳:平头融合发展区以“飞地经济” “融”出发展新动能
摘要:未来,平头融合发展区将以太晋一体化发展“桥头堡”为定位,坚持产业向新而行、开放向融而行、创新向效而行,全力打造飞地经济示范区、科技创新示范区、城乡协调示范区、康旅融合示范区,推动一体化发展从“蓝图” 稳步变为 “实景”,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标杆样板。
中国发展网讯 赵志斌 记者郭建军报道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就要在“融”字上下功夫。它不仅是打破行政区划壁垒、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的催化剂,更是产业与创新碰撞、发展动能持续迸发的核心引擎。作为山西省首个“飞地经济”示范区,寿阳县平头融合发展区正以生动实践诠释着“融”的深刻内涵,让这片曾经沉寂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处处涌动着协同发展的活力。
融合区的发展,离不开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随着,《太原晋中一体化发展2025年行动方案》正式公开发布,不仅为融合区发展了清晰的“路线图”,明确了产业协同、资源共享、设施互通等核心任务,更让寿阳县平头融合发展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对于寿阳而言,平头融合区的改革发展绝非普通的区域建设任务,而是省、市赋予的重大使命——既要破解资源型地区转型难题,推动产业从传统向新兴跨越,又要为山西中部城市群建设筑牢关键节点,强化区域联动效能。
寿阳县委、县政府将平头融合区列为全县改革“一号工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结合寿阳产业基础、区位优势,明确“太晋一体化桥头堡、改革创新排头兵、新质生产力示范点”三大核心定位,细化“智慧赋能、服务两城、五业入园、千亿产业”发展目标,将融合区列为引领全县发展的“三件大事”之首,纳入“三区一基地”和百亿级园区转型发展规划,使之从山西中部城市群的旁听生到插班生再到正式生,上升为省市重点支持事项。
产业是融合发展的根基。平头融合发展区紧扣“智慧赋能、服务两城、五业入园、千亿产业”目标,着力打造“智慧制造、智慧物流、智慧农业、智慧康养”四大智慧产业平台,成效斐然。数据显示,平头融合发展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税收突破2亿元;成功吸引山西交控、美宜佳、浪潮科技、徐工集团、宁德时代等省内外头部企业入驻,新增“四上”企业6家,园区营业性收入达75亿元。山西交通数字化产业园、交通苗木产业基地、现代交通产业学院、浪潮信息技术平台、龙栖康养小镇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建设,总投资已超200亿元。
在产业布局中,融合区注重“当下效益”与“未来潜力”的平衡。一方面,深耕当前优势产业,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智慧物流、智慧建材等7个领域新产业加速崛起;另一方面,超前布局未来赛道,智算中心、通航园等新业态实现超前布局。智算中心具备超强计算能力,可为科技企业提供算力支持,助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研发创新;龙栖通航园规划建设通用机场、航空培训基地,未来将开展低空旅游、应急救援等业务,有望成为山西中部城市群通用航空产业的重要节点,为融合区储备了强劲的发展后劲。
“融”之成效,离不开基础设施完善与体制机制创新的“双轮驱动”。在基础设施方面,智创大道顺利打通,集中供热、5G通信、污水处理实现全覆盖,鹿泉驿站、煤气储气站、南庄变电站等公共服务设施也在有序谋划推进,为区域生产生活提供了优质保障。在体制机制创新上,融合区敢为人先,创新采用“管委会+大企业”模式,与太原市杏花岭区、中北高新区建立项目共建机制,与晋中大学城搭建人才引进桥梁,与山西农大等高校开展科创攻关合作,太原师范学院寿阳校区加快落地,成为寿阳县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首创之区”。
未来,平头融合发展区将以太晋一体化发展“桥头堡”为定位,坚持产业向新而行、开放向融而行、创新向效而行,全力打造飞地经济示范区、科技创新示范区、城乡协调示范区、康旅融合示范区,推动一体化发展从“蓝图” 稳步变为 “实景”,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标杆样板。
责任编辑: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