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能源 正文

高耗水企业主动选择合同节水管理模式 努力提高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

2020-01-02 09:03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节水 污水处理

摘要:项目自2015年4月实施以来,已经处理了公司污水530万吨,产生并使用脱盐水350万吨、浓盐水180万吨,节水效果明显。

编者按

合同节水管理是指节水服务企业与用水户以合同形式,为用水户募集资本、集成先进技术,提供节水改造和管理等服务,以分享节水效益方式收回投资、获取收益的节水服务机制。

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推行合同节水管理促进节水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合同节水管理成为公共机构、企业等用水户实施节水改造的重要方式之一,培育一批具有专业技术、融资能力强的节水服务企业,一大批先进适用的节水技术、工艺、装备和产品得到推广应用,形成科学有效的合同节水管理政策制度体系,节水服务市场竞争有序,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用水效率和效益逐步提高,节水服务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其中,《意见》明确在高耗水工业中广泛开展水平衡测试和用水效率评估,对节水减污潜力大的重点行业和工业园区、企业,大力推行合同节水管理,推动工业清洁高效用水,大幅提高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

本期,本报编辑整理了山钢集团永锋淄博、日月光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三井高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三家高耗水工业企业的合同节水管理模式,以飨读者。

山钢集团永锋淄博合同节水实现厂区污水零排放

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工作的要求日益提高,实行的新版《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也对现有企业和新建企业的工业污水排放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对于烧结、炼铁、炼钢单元要求总排口零排放)。钢铁厂工业污水作为非传统水资源,越来越受到钢铁企业的重视。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的压力越来越大,企业越来越意识到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性,只有充分尊重水资源自然循环的规律,实现水资源的多次循环利用,维持水资源的循环平衡,才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利用工业污水制成回用水是目前各大钢铁企业对于工业污水的常见处理方式。

为建设“低碳、绿色”的工厂,山钢集团永锋淄博一直致力于节能减排。为实现“零排放”的要求,改善周围环境,2014年永锋淄博(原张店钢铁总厂)与淄博涌泉水务投资有限公司进行合同管理方式(BOT)投资兴建污水处理厂,将厂内所有排放的污水全部回收利用,处理后的脱盐水供公司炼钢工艺、炼铁工艺、煤气发电使用,处理后的浓盐水供公司炼铁厂冲渣、炼钢厂闷渣使用。此举大幅减少新水取水量,杜绝公司废水排放量,不仅为生态系统减负,在节约用水的同时也降低了公司生产运行的成本。

据了解,在项目实施前,永锋淄博用水单耗4.6立方米/吨钢,排水量4300立方米/天。炼钢蒸发器循环冷却水、炼铁高炉、煤气发电等使用脱盐水的各工艺均使用新水制成脱盐水,不但使用大量新水(1吨新水制成0.65吨脱盐水),而且造成生产成本增加。特别是公司检修时将轧钢工艺、炼钢工艺等浊环系统的循环水池及化学除油器进行处理,使得含油污的废水排入周边乌河,造成大面积的污染。由于环保不过关,公司面临停产关门。

为解决上述问题,2014年,永锋淄博将公司污水处理回用项目以BOT形式进行公开招标,淄博涌泉水务投资有限公司中标该项目,随后双方对投资规模、工程时间、合同期限等多项内容进行多次洽谈,最终确定该项目按两期实施,总设计水处理能力6000立方米/天,一期按4000立方米/天,投资2600万元。二期2000立方米/天,再投资800万元。由淄博涌泉水务投资有限公司负责所有投资(含设计、建设、运行),合同期为自运行日起5年。

该污水处理回用项目在2014年4月开始建设,经过11个月的努力,于2015年3月竣工,调试试运行后于2015年4月正式运行。

污水处理站将公司各工艺污水及生活污水收集后,首先在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均化,以降低后续处理的冲击负荷。出水进入絮凝池,絮凝后进斜板沉淀池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沉淀池出水经杀菌、过滤后进活性炭去除余氯,每天6000立方米经保安过滤器后进入反渗透工序,经反渗透去除盐分后4000立方米进回用脱盐水池当做新鲜工业脱盐水回用,反渗透浓盐水2000立方米进浓水池泵送公司炼铁冲渣和炼钢闷渣。污泥进污泥处理系统后送烧结工艺。

该项目将永锋淄博厂区内所有排放的污水全部回收利用,实现了整个厂区污水零排放。对当前的清洁工厂、环保治理均作出了重要贡献。

该项目自2015年4月实施以来,已经处理了公司污水530万吨,产生并使用脱盐水350万吨、浓盐水180万吨,节水效果明显。目前公司综合用水(新水)单耗为2.8立方米/吨钢,比未上污水处理回用项目用水单耗下降40%,在产生社会环境效益的同时为公司节约成本1839万元。预计到合同期结束还能节约新水350万吨,节约成本1200万元。

事实上,在项目上马前,该企业严重亏损,公司资金严重紧张,而当时环保要求严格,该项目直接决定公司的存亡。为此,使用BOT合作该项目能够解决公司资金不足的问题。

在不影响公司对该项目所有权的前提下,为了分散投资风险,在融资方面,采用BOT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其融资的风险和责任均由投资方承担,这将大大地减少公司的风险。在工程的施工、建设、初期运营阶段,各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也是极大的。若采用BOT投资模式吸引社会投资,公司可免于承担种种风险,相应地由项目的投资方、承包商、经营者来承担这些风险。通过这种融资方式,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公司所承担的风险范围,也有利于基础设施项目的成功,同时也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及管理方法,通过将项目交给专业公司投资、经营,加快工程的建设,提高项目的运营效率。

不过,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也坦言,公司污水处理回用项目合同期为5年,存在合同期限较短,为此在运营期间产出的水费价格较高。

日月光通过合同节水实现用水在线监测

日月光集团为全球第一大半导体封装、测试及材料大厂,自1984年成立以来,为全球半导体知名企业提供整合型测试、封装、系统组装及成品运输的专业一元化服务,在全球封装测试代工产业中,拥有最完整的供应链系统。

作为一家全球化的公司,日月光集团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希望能够在生产过程中节约水资源,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

2017年,上海市供水管理处及第三方节水服务单位到访日月光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了解该公司的用水情况,并讲述了合同节水的内容、优势及意义等。日月光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内部经过协商探讨,并与第三方节水服务单位多次交流后,确定实施开展合同节水管理项目,于2017年12月1日签订合同。

据了解,项目在实施前,该公司在信息整合方面,由于多个数据采集系统分布于不同厂区,需要从各个系统下载不同格式的数据,再进行人工汇总和分析;在数据分析方面,由设备管理员对数据进行汇总,并发送相关人员。上述工作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受效率的限制,汇总和分析所得信息极为有限,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被丢弃;低附加值、重复性的劳动使得用水管理成本高,效率低;有些地方抄表较为困难,且统计时会出现误差。

该项目则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通过传感器技术、智能水表、网络和移动系统与水务信息平台的结合,构建成全方位的智慧水务管理系统。

项目主要对日月光113块用水计量设备进行改造和新装,同时连接数据采集终端来进行数据采集,并获取实时的用水读数,然后通过网络进行数据的传输,将数据发送到云端,并将云端的用水数据接入智慧水务管理系统,从而实现公司用水的在线监测及动态化管理的目的。

据了解,该项目合同节水模式为“用水托管型”,合同甲方为日月光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合同乙方为上海济辰水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合同期为2017年12月1日至2023年1月31日(每年回收15.12万元),投资金额为75.6万元。项目于2017年12月1日签订合作合同,并于2018年2月实施改造,经过4个月的施工、安装、调试以及系统的开发等工作,最终顺利完成项目改造。目前系统运行状态良好。

据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实施后获得明显成效。

一是通过系统实时分析,能够自动推送超量、渗漏等报警信息,同时及时响应用水异常。

二是数据访问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可通过PC端、无线端等访问信息。同时还可针对不同的人员设置访问权限。

三是实现对单个、多个用水点的精细化分析,涵盖同环比分析、上限分析等,并可依据公司产值进行用水能效分析。

四是无需安排人工到现场进行抄表,节省了抄表的人工成本,远程在线抄表能够避免人为因素影响水表数据统计的误差。

五是无需安排人工制作用水报表,节省了制作报表的人工费用,随时可自动生成用水报表。

三井高科技利用合同节水管理打造用水透明化工厂

三井高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是日本三井高科技公司在中国大陆独资开设的集成电路引线框架、高精度马达铁芯的专业生产厂家。

2017年,为推广合同节水管理试点项目,上海市供水管理处及第三方节水服务单位到访三井高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了解单位的用水情况。三井高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内部经过协商探讨,确定实施开展合同节水管理项目。

该项目合同节水模式为“用水托管型”,合同甲方为三井高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合同乙方为上海济辰水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合同期为2017年7月28日至2022年11月27日,投资金额为30.05万元。

在项目实施前,该公司在用水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低效率的用水报表制作。采用人工的形式制作报表,工作效率较低下;数据实时性与准确性较差,无法为后续的用水分析与计划工作提供及时准确的依据。

二是用水异常响应时间较长。抄表周期长,缺乏实时的用水情况、报警和评估机制,无法及时发现单位内浪费水的情况,难以实现水资源精细化管理。

三是低附加值,单纯的体力劳动工作造成用水管理成本高、效率低;有些地方抄表较为困难,且统计时会出现误差。

据了解,该项目主要对三井高科技(上海)有限公司6个用水计量设备进行改造,同时连接数据采集终端来进行数据采集,并获取实时的用水读数,然后通过网络进行数据的传输,将数据发送到云端,并将云端的用水数据接入智慧水务管理系统,实现三井高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用水的在线监测及动态化管理的目的。

项目于2017年7月28日签订了合作合同,并于8月25日实施改造工作,经过3个月施工、安装、调试以及系统的开发等工作,最终顺利完成项目改造。目前系统运行状态良好。

三井高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采用合同节水的模式完成了智慧水务管理系统的建设,打造了用水透明化的工厂,提升了用水管理水平,提高了水资源有效利用率,可有效预防水资源的浪费,实现了单位用水的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无需人工进行抄表及制作用水报表,减少人工成本以及低附加值劳动。实现对每个用水点位的实时监测,提升用水管理效率,实现用水精细化管理。通过实时水平衡关系图,可知晓单位用水平衡率,及时发现管网漏损点。及时收到超量用水提醒,并据此进行相应的处理。通过图表的形式对每个用水点位进行分析,管理更加科学化。

(本栏目文章系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向全国征集的节水案例,中国经济导报编辑部整理)

责任编辑:李振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