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丹东 : 聚焦“三大任务” 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
摘要:2025年,自然资源系统面临三大重点任务,高质量矿产要素保障面临新课题,规划精细管理能力要有新提升,房地产管理需要新路径。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施文郁报道 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实施以来,丹东市在自然资源领域取得了良好成果。截至2024年底,辽宁省丹东市完成了首宗“标准地”供应,标志着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这一全新供地模式正式开启。盘活存量土地力度空前,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消化处置工作连续三年排名全省前列。绿色发展成效显著,绿色矿山建设提前一年完成三年行动任务,废弃矿山复绿稳步推进,已完成三年行动总目标的77%。
2025年,自然资源系统面临三大重点任务,高质量矿产要素保障面临新课题,规划精细管理能力要有新提升,房地产管理需要新路径。
将矿产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
在推进矿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丹东市自然资源局于2024年成立矿业经济提质增效工作专班,并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丹东市矿业经济提质增效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从丹东市矿产资源概况及开发利用现状入手,深入剖析丹东矿产资源分布和开发利用特点,重点对全市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前景进行分析,包括在全国具有优势的硼矿,在省内具有优势的金(银)、铅、锌、钼、水镁石和具有潜在优势的饰面石材、石英岩、地热、矿泉水等。结合丹东矿产开发利用实际,立足优势矿产开发,提出全市矿业权经济提质增效总构想。
在矿业招商方面多措并举,通过提振矿业经济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一季度,丹东市自然资源局分别与五矿集团、北京大有集团、国城集团和辽宁五龙金矿等央企、上市公司对接洽谈,就全市矿业领域合作开发进行了深入探讨。接下来,自然资源部门将加大矿业领域招商,继续以丹东优势矿产资源吸引投资,推进精深加工和产业链延伸,将丹东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
推进城市更新改造
为全面提升丹东城市形象、突出人文旅游、自然风光及城市精神等风格风貌,提升建筑外部风格,完善夜间亮化景观,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打造“鸭绿江畔、丹东真好”的城市名片,对城市部分重要地段的特色空间、景观风貌、开放空间、交通组织、建筑布局等内容进行详细设计。
丹东市自然资源局组织相关部门和技术单位,开展了《丹东市重要地段风貌提升规划》和《丹东机场至鸭绿江大桥迎宾道路两侧景观提升规划》编制工作,现形成了初步设计方案。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在房地产管理方面,丹东市自然资源局制定了《关于支持改善提升房地产建筑品质优化规划管理有关规定》。该规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容积率激励方面,将出台多项具有吸引力的政策。在鼓励建设多样化类型住宅产品方面,将积极引导房地产企业创新设计。在非机动车配套方面,将优化调整配建标准,新建居住项目和公共建筑物应在地上规划独立的非机动车及电动自行车存放、充电场所,该部分不计入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以切实解决居民非机动车停放和充电的难题。在审批手续办理上,新建项目核发条件时会注明相关执行规定,建设单位按规定设计项目,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明确建筑面积及容积率计算相关事宜,并做好备注说明。住宅建筑的增值利用空间会体现在不动产权证书中,以保障业主权益。
接下来,丹东市自然资源局将积极推动该政策尽快出台,并持续关注政策实施效果,不断优化完善相关措施,打造高品质住宅,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