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双核引领发展态势明显

2021-04-08 11:02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成渝双城经济圈

摘要:在一体化发展理念的推动下,成渝地区战略性支柱产业呈现集群化发展态势,川渝汽车、电子信息产业全域配套率超过80%,安全可靠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正加快构建。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李平贵

见习记者 | 陈鹰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增长极和动力源特征初步显现,2020年双城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近6.6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较2019年提高0.15个百分点以上。重庆、四川两省市2020年经济增速达到3.9%、3.8%,分别高于全国增速1.6、1.5个百分点。重庆主城和成都经济增速均达到4.0%,双核引领发展态势明显。

构建“1+N”体系

多层次合作机制务实高效运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重庆、四川和国家有关部门积极协作,将《规划纲要》这个顶层设计加快细化实化为任务书、施工图,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等多个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正加紧制定。

同时,充分发挥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的城镇化工作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统筹协调作用,协调推动重大政策、重大事项、重大项目落地实施。今年3月,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2021年工作要点》。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联合办公室了解到,一年来,两省市共同建立了决策层、协调层、执行层上下贯通的三级高效运作机制,印发了加快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联合实施方案及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等。启动优秀年轻干部互派挂职计划,两省市首批遴选101名干部到对方主要部门、重要开放平台、重点合作市区(县)挂职,全面深化政策衔接和工作对接。

启动实施标志性重大项目

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化发展

重庆市、四川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理念,推动重点任务举措、重大工程项目、重要改革事项全面落实落地。开工建设川渝共同实施重大项目27个、完成投资354亿元。成渝高铁提质改造如期完工,成都至重庆之间实现一小时通达;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成都至达州至万州高铁开工,渝昆等高铁加快建设。川渝省际高速公路通道达13条、在建6条。国际航空门户枢纽加快建设,成都天府机场基本建成、开展试飞,重庆江北机场扩建工程顺利推进。长江上游航道整治和梯级渠化稳步推进,涪江双江航电枢纽开工建设,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涪江重庆段航道整治加快。

在一体化发展理念的推动下,成渝地区战略性支柱产业呈现集群化发展态势,川渝汽车、电子信息产业全域配套率超过80%,安全可靠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正加快构建。2020年,重庆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3%,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55.7%,四川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7.2个百分点,市场主体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发展新动能更加强劲。

毗邻地区合作持续深化

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多点突破

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重庆、四川两省市加强与毗邻地区和重点领域的合作,启动建设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及遂(宁)潼(南)、高(滩)(茨)竹新区等10个省际合作共建平台。科技资源共享、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共建加快推进,共同设立50亿元、首期10亿元规模科创母基金,启动建设超瞬态物质科学实验装置、超高轨道交通试验等平台。积极参与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协同开行中欧班列突破1.4万列。

两省市还大力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川渝出台便捷生活行动方案,提出16条便民政策举措,户籍迁移实现跨省市“一站式”快捷办理,首批95项跨省通办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线上“全网通办”或线下“异地可办”,并建立住房公积金跨区域转移接续和互认互贷机制。同时,大力推进异地联网医药机构扩面,跨省异地住院定点医院、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定点医药机构分别达到5122家、8982家,养老保险关系实现无障碍转移接续。为加快打造西部文化和旅游品牌,重庆、成都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实现“一卡通”和“一码通乘”,推动成都宽窄巷子、重庆洪崖洞等景区合作共建,开发跨省市旅游线路70余条。

责任编辑:李振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