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青岛西海岸新区:勇担国家战略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2021-11-26 10:31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青岛西海岸新区

摘要:前三季度,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规上工业总产值、货物进出口、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3%、45%、50%,对青岛经济发展贡献度达1/3,综合实力超过山东10个地级市。

本报记者 | 程晖

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勇担经略海洋、融合创新等重大国家战略,在山东落实中央赋予的新旧动能转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使命任务中先行先试,以攻坚突破促高质量发展,推动“十四五”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图为青岛西海岸新区会展之滨中铁博览城。李伟/摄 

图为青岛西海岸新区会展之滨中铁博览城。李伟/摄

今年上半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6%;前三季度,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规上工业总产值、货物进出口、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3%、45%、50%,对青岛经济发展贡献度达1/3,综合实力超过山东10个地级市。

突出海洋发展主题

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新支点

西海岸新区加快实施海洋战略、率先实现蓝色跨越,积极探索全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新路径,为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率先转型发展、建设海洋强国发挥积极作用。

一是突出科技兴海。集聚国家级涉海创新平台12个、院士工作站24家、涉海人才6万余名,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船重工海洋装备研究院投用,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项目团队入驻新区。建设吸气式发动机等国家大科学装置,藻酸双酯钠片成为中国首个、全球第五个海洋原创药物,全球1/5的海洋药物在新区研发上市,“海洋石油119”等30余项关键技术全球领先。

二是聚焦产业强海。引进塔福能源、山东海洋集团冷链总部等海洋领域亿元以上项目47个,加快建设总投资2000亿元的109个海洋重点项目,培育壮大船舶海工、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冷链等六大优势产业集群。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大型养殖工船开建,全球首台双燃料船用发动机成功交付,国内作业水深最大的“中国三峡101”海上风电实验平台吊装下水。

三是坚持生态养海。建成全国首个智慧海洋管理平台,持续开展蓝色海湾整治,累计投资近100亿元,整治提升岸线130公里,正积极创建全国“美丽海湾”。创新实施海洋碳汇工程,推进离岸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试验,海洋能综合开发走在全国前列。

深化改革创新举措

释放先行先试新活力

西海岸新区始终坚持“新区之新,在于创新”,把创新摆在发展的核心位置,发挥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力求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上率先试、出经验”指示精神上实现更大突破。

一是坚决践行融合创新战略使命。古镇口核心区34项示范任务基本完成,全国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发展座谈会成功召开,示范区影响力全面提升。水下水面、航空航天等百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培育,无人艇、涡喷发动机等一批高端产品定型列装,古镇口核心区集聚项目170余个、总投资1200多亿元,融合创新企业达210家。

二是持续放大国家级新区体制机制优势。山东省委省政府为加快西海岸新区发展,专门出台《关于支持西海岸新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加快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12个方面支持举措,为西海岸新区发展注入了新动力。249项省级权力事项顺利承接实施,实现“省级事、区内办”。

三是努力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发布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20个领域600余项改革攻坚举措,全国首创企业设立智能登记系统,95%的企业设立登记实现全程电子化,上线企业服务平台,出台“有需必应、无事不扰、政策即享”服务企业17条措施,形成一证(照)通、极简审批等136项经验,在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中整体评价优秀,开办企业等9个领域成为全国标杆。

四是全力建设长江以北地区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成立科技创新委员会,实施105项关键技术攻关,7项入围国家科学技术奖,热物理实验大科学装置列入“十四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深化校城融合,中科院大学海洋学院等5所驻区高校启用迎新,打造青岛国家海洋科学城核心区。推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等。

聚焦新旧动能转换

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势能

新区围绕“一核引领、三点布局、陆海统筹、智变融合”产业规划,聚焦新一代半导体等9大重点产业链,加快构建链群化先进制造业体系,以平台思维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全国新旧动能转换趟出“新路子”。

一是“四新”经济全面起势。坚持把发展“四新”经济作为抢抓未来先机、实现迭代增长的“爆破点”,加快推进科大讯飞等786个新经济项目,“四新”经济投资占比达到50.7%。聚力发展“芯屏”产业,突出抓好总投资超千亿元的30余个项目,芯恩集成电路8英寸芯片投产,青岛半导体高端封测11月试生产,安润集成电路封测及设计研究中心完成主体施工,覆盖设计、制造、封测、应用的半导体全产业链条初步形成;一期总投资160亿元的青岛光电显示新材料产业园落地,总投资35亿元的中南高科青岛光电产业园等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近100亿元的京东方物联网移动显示端口器件生产基地加快建设,单个项目预计实现产能200亿元、新增就业1.5万人,光电显示全产业链集群加速形成。“四新”经济增加值预计增长20%,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7.6%,高新技术企业突破700家、产值占规上工业的62%。

二是双招双引提质增效。坚持把高质量双招双引作为赋能实体经济、牵动工作全局的“生命线”,全面实行链长制,成立产业链专班,引进国橡中心新材料等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36个、总投资2196亿元,其中百亿级项目3个、世界500强投资项目24个。引进华为、商汤科技等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国家广播电视网高新视频中心、山东省超高清视频制造业创新中心入驻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预计年内入驻企业超过200家。建设国际人才社区,健全“人才+项目+资本”招引机制,“冰鉴”人才产业云平台总部等22个产才融合项目落地。今年以来引进培育各类人才4.7万人,人才总量达到70万人。

三是项目建设攻坚突破。坚持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抓发展保稳定、调结构增质量的“牛鼻子”,顶格推进达索融合创新中心等总投资近8000亿元的1578个重点项目,开工在建产业项目1100个,青岛智能无人系统创新研究院等29个省级重点项目开工率达82.8%、投资完成率达119.4%,北方国际智慧物流港等58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工率达91%、投资完成率达105%。前三季度,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1%,民间投资、制造业技改投资、工业投资、高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6.7%、61.3%、61.5%和70.8%。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