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数字黄浦”春潮涌动

2022-03-10 17:01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上海市黄浦区

摘要:近年来,黄浦区按照“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革命性重塑”的要求,聚焦经济、生活和治理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全面加快城区数字化转型步伐,不断提升发展的热度、城区的温度和守护的精度。

本报记者 | 邱爱荃

智慧医疗、远程问诊,提高了救治效率,让看病更加便捷;通过智慧道路、信号灯和导航体系,数字治“堵”的实践正在展开;商事制度改革和“城市大脑”有机结合,让更多部门实现政务数字化协同……从技术到应用,从消费到产业,从经济发展到社会治理,各个领域都因数字而发生着“蝶变”。

 上海市黄浦区紧紧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城区应用场景丰富、数据资源海量、市场需求巨大的优势,实施“场景+龙头企业+生态”战略,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国内外影响力及示范引领效应的深度应用场景,引进培育一批创新性强、应用性广、示范性好的数字经济优质企业,持续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升数字经济辐射能级。 上海市黄浦区委宣传部/供图 

上海市黄浦区紧紧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城区应用场景丰富、数据资源海量、市场需求巨大的优势,实施“场景+龙头企业+生态”战略,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国内外影响力及示范引领效应的深度应用场景,引进培育一批创新性强、应用性广、示范性好的数字经济优质企业,持续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升数字经济辐射能级。 上海市黄浦区委宣传部/供图

不久前,在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上海市委书记、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强表示,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是上海“十四五”发展的重大战略,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提高站位、创新思路、整合力量,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加速迭代升级,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

“黄浦要切实肩负起推进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使命,全面加快城区数字化转型的推进步伐。”2月25日,上海市黄浦区委书记杲云在2022年黄浦区数字化转型工作推进会上强调,要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国内外影响力及示范引领效应的深度应用场景,引进培育一批创新性强、应用性广、示范性好的数字经济优质企业,提升数字经济辐射能级。要持续深化探索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养老、救助、医疗、教育等领域服务质量和效率的路径,让老百姓能够切身感受到城市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实际成效。要全面提升城区精细化治理,打造永久在线数字政府,要抓住数据治理这个“牛鼻子”,让事业单位、公共企业等主体在城市治理中的数据得到有效利用和共享。

近年来,黄浦区按照“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革命性重塑”的要求,聚焦经济、生活和治理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全面加快城区数字化转型步伐,不断提升发展的热度、城区的温度和守护的精度。

开辟数字经济新赛道

数字经济是数字时代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世界主要国家均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纷纷出台战略规划,重塑数字时代的国际新格局。

“上海要积极抢占数字经济赛道全面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2021年12月21日,在上海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李强表示,做好2022年经济工作,要以实施国家战略任务为牵引,以强化“四大功能”、深化“五个中心”建设、发展“五型经济”为主攻方向,加快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全区上下,必须要有‘数字黄浦’建设的高标准意识和步步争先的紧迫感,要瞄准数字城市发展趋势,强化数字化应用场景牵引,重视数据要素赋能,引育更多创新企业,加速推进各领域数字化转型,贡献更多黄浦智慧和力量。”杲云表示。

在2021年举行的“上海双品网购节暨数字生活节”上,电商平台和企业围绕“在线好物优惠购”“品牌商品在线购”“数字商圈欢乐购”“精品美食线上购”“申城美景欢乐游”5个板块推出78项活动,集中开展促销,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

同时,为响应数字化城市建设,启动仪式还发布了一批商业数字化转型场景,不仅优惠面向广大消费者,还实现了对小微商户的精准帮扶。比如在豫园商圈开发的“5G购物新场景”,结合AR增强现实技术,建立了豫园“5G+AR”导游导览导购数字化平台,创造出互动化的营销新场景与文旅新体验。用户在手机上就能轻松查到豫园内景点、商店的精确位置,对准身边的商店“扫一扫”,还能收到红包、优惠券等隐藏福利,实现了线上线下活动一体化,让用户在豫园“购好、吃好、玩好”。此外,微信支付免费发布中小商户“数字化转型工具包”,帮助上海千万小微商家实现线上数字化开店、数字化经营。

伴随着第二届“五五购物节”的启动,作为上海首批国际消费城市示范区之一的黄浦“欢购乐游黄浦行”推出百余项主题营销活动。其中“中华商业第一街”南京路,积极打造“数字人民币重点试验街区”,以数字化赋能商圈升级,推动消费升级。下一步,黄浦区将不断创新“数字人民币+企业消费券”营销模式,打造一批商业数字化转型新场景,带动线下人流和消费。

如今,黄浦区南京路、淮海中路-新天地、豫园等重点商圈超160家试点商户已完成数字人民币受理终端集中改造,南京路商圈可用数字人民币商户总数达120家,居上海市商圈首位。

黄浦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黄浦将以数字人民币试点为契机,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发挥引领作用,从而带动中国经济在数字化变革中占据国际竞争制高点。

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是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加快数字化发展的重大部署,为我国数据产业发展提出了总体要求、指明了发展方向。积极培育壮大数据产业,发挥数据要素价值,实现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一轮产业变革耦合共振、互融互促,将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全球治理等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021年11月25日,上海数据交易所在沪揭牌成立,这是推动数据要素流通、释放数字红利、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打造“国际数字之都”的应有之义。

注册在上海黄浦区的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勤”),是世界上著名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德勤作为首批签约的数商,将以数据分级分类、交易合规和资产估值的研究和专业服务为依托,积极参与数据要素交易的全过程,为数据交易机制制度设计提供专业支持。

德勤勤跃数字科技联席主管合伙人朱磊介绍说,数据治理是“数据要素”成为真正的“高可信数据资产”的唯一方式,国家数据治理和企业数据治理将共同为数据要素的价值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当前,全球合规和动态合规将成为数据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通过“以治促用,以用促治”的方式,能更有效让数据要素充分发挥其价值。

黄浦区作为上海市金融数据和商业数据的汇集地,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数字化转型场景,积累了海量的商业与金融数据,汇聚为数众多、国际知名的高端法律、管理、会计等专业咨询服务机构。发挥自身数据优势,对接国家与上海市政策,成为未来上海市数据交易市场多中心中的一环,有效推动本区的数字经济发展与转型工作顺利进行,以数字技术创新推动经济数字化、生活数字化、治理数字化,增强各类要素资源的集聚深度、链接强度、辐射广度和支配力度,成为黄浦区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下一步,黄浦区将结合自身优势,发展数据交易。具体来说,首先,支持数据安全技术公司保障数据交易的安全性;鼓励数据处理、挖掘公司参与数据产品的制作,引入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参与数据交易的合规、估值、审计、结算、争议解决;同时应引导数据交易服务机构建立规范透明、安全可控、可追溯的数据交易服务环境,保护个人隐私、个人信息、商业秘密、保密商务信息。此外还要加强对服务机构的监管,规范服务人员的执业行为,探索建立数据交易服务机构管理制度。”黄浦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先应做好区内数商摸排统计,探索建立数商数据库或者制定数商培育目录。在此基础上,对数商实施分类管理精准支持,分类分级引导数商发展,丰富数商体系,营造适宜数商快速发展的生态体系,促使各个类别的数商在数据产生、创新使用、数据流通与交易、数据技术创新、数据治理与管理等不同阶段均能得到有效制度和服务供给,并期望与上海数据交易所建立战略合作,针对有潜力的数商单位进行培育并推荐。

据介绍,未来黄浦区将加速扩容数据要素市场,衍生拓展数据要素应用场景,让数据要素在增加就业和提高生产效率方面持续发挥作用,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未来,黄浦区数据产业将积厚成势,为产业融合发展、改善宏观调控、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等提供有力支撑。

“黄浦区作为上海市的核心城区,在城区数字化转型以及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走在上海市前列。黄浦区在政务、金融、商贸、医疗、文旅等领域,都有传统的区位优势,拥有大批高质量数据资源,具有显著的数据产业建设基础。”黄浦区国枫律师事务所律师刘亚玮表示,未来将从自身的专业服务出发,与政府部门和数据产业参与者一起,共同推进黄浦区数字化转型和数商产业发展,并配合相关政府机关和监管机构,推动黄浦区相关产业的数据合规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数字化转型,是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创新协同、激发创新动力、形成数字经济竞争新优势的根本驱动。”杲云表示,黄浦区要紧紧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实施“场景+龙头企业+生态”战略,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国内外影响力及示范引领效应的深度应用场景,引进培育一批创新性强、应用性广、示范性好的数字经济优质企业,持续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升数字经济辐射能级。

近年来,黄浦区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齐头并进。黄浦区区长沈山州介绍说,在产业数字化方面,黄浦区积极鼓励领军企业发挥牵引作用,实施数字化转型伙伴计划,加快构建更高能级的转型生态圈。黄浦区将积极把握科技回归都市的契机,借旧区改造的机会,让科技回归都市,并组建科创集团,今年将对科技京城进行改造,建设“数智新城无界创新”产业园。与此同时也在积极挖掘存量,腾出一定的空间来发展数字经济。

打造便民生活幸福圈

一大早,上海市民王阿姨笃悠悠地来到位于复兴中路的黄浦区香山中医医院就医。“自从医院里有了这台自助机后,医保卡也不用带了。”王阿姨在一楼挂号大厅内的自助机旁,熟练地掏出手机,将电子医保卡在机器上轻轻一刷就完成了挂号。

王阿姨的就医感受来源于香山中医医院实行的数字化转型。为解决“挂号难、缴费慢、排队长”这一疑难问题,该院规划了一系列数字化转型服务系统,力求改善老百姓就医体验。

“以往看病需要半天,现在最短20分钟就能把病看完。”香山中医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从老百姓角度来说,就医过程中存在诸多痛点,例如:预约、等候、付费、配药,包括煎药及办理各种手续等,整个流程下来大概需要半天时间。

而在香山中医医院一楼挂号大厅,除了人工挂号窗口外,市民还可在自助机、香山中医医院公众号、微医App上进行门诊预约,目前,该院的网上预约已经精确到30分钟,未来将精确缩减到10分钟。

而配制中药作为香山中医医院特色项目,也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借助信息化平台,形成了一套黄浦区独有的“中药云”平台。市民只需登录香山中医医院公众号,便可实时了解配药状态,包括饮片生产地,何时开始配药、浸药、煎煮,再到何时包装、快递几时发出,这些信息都可在手机上实时查询。

据介绍,黄浦区卫健委探索实践的“中药云”平台,集中药饮片智能审方、配送查询、监管服务多个系统,配套共享药典、实时查询、药品溯源、处方助手等功能的“中药云”平台走入千家万户,惠及区内就医市民,并推动了辖区中医药服务的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升了中医药在黄浦区各级医疗机构的应用程度。

“我们希望通过打造一个平台,整合黄浦区域中医乃至中医药资源,通过质量、物流的全程可控,真正实现区域内中医药服务让‘病人舒心、医院安心、政府放心’的目标,也实现我们黄浦中医的守正创新,传承发展。”该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黄浦区“便捷就医服务”已形成黄浦“7+2”场景建设格局,通过打造数字生活标杆应用示范,不断提高市民就医的便捷度、满意度,提升黄浦医疗服务软实力。其中“7+2”中的“7”,指的是7个重点场景,包括:精准预约,减少就诊等候时间,缓解患者“挂号难”;智能预问诊,医患信息提前互动,提高诊疗效率;互联互通互认,减少“重复检查”,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医疗付费“一件事”,缓解“排队长、缴费慢”;电子病历卡与电子出院小结,方便患者“随身带、随时查”;线上申请核酸检测及疫苗接种,缓解现场人流压力,筑牢疫情防控;智慧急救,争取急症抢救宝贵时间。

而“7+2”中的“2”,则是指独具黄浦特色的“中药饮片管理服务平台”以及“数字影像胶片服务”的应用场景。目前,黄浦区18家医疗机构同步推出数字影像服务场景。今后患者在这些医院做完CT、磁共振等影像检查后无需等候、付费、取片,通过微信端公众号、微信小程序,手机就能浏览、保存、分享自己的影像资料,并可授权医生查阅。此外,医院之间可通过区域影像平台进行数据共享,数字影像服务还能为医生提供影像远程会诊功能。平台中可查看区域内各医疗机构的统计数据,为管理部门开展医疗资源布局调整提供决策参考。

据悉,2021年上海“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着眼于服务流程再造和患者体验改善,全面完成7大重点应用场景建设,实现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全覆盖,提升市民群众的改革获得感和就医体验度。下一步,上海将继续推出包括门诊智能分诊、智能院内导航、智能识别通行、智能诊后管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中药代煎配送等应用场景在内的“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2.0版。

今年2月16日,上海市正式发布《“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2.0工作方案》。黄浦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无论是“便捷就医服务”1.0还是2.0,都始终坚持从人民群众对“便捷就医”的迫切期望出发,聚焦于改善就医难、时间长、缺少人性化等痛点问题,通过打造智慧医院数字化示范场景,建设“更有温度”的健康上海。

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就是要让城市的服务功能更便捷,使得城市中的每个人都能在生活中感到智慧便利。这不仅依靠技术的迭代,更需要与传统领域的融合创新。沈山州说,黄浦区将以数字化手段推进百姓“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持续提升城区温度。

每天早上,位于黄浦区西藏南路的大富贵酒楼门口顾客络绎不绝,只要打开手机,点击“云上养老合作社”智慧养老,一键申领电子助餐券,就能在大富贵酒楼用餐。据介绍,在步行15分钟的小尺度生活半径圈内,黄浦区半淞园社区首创智能化养老应用平台,创新打造“云上养老合作社”,在云端承包了老年居民的“医、食、助、兴”,颇受周边老年居民欢迎。半淞园社区是一个居住型社区,社区内60周岁以上的户籍老人有3.35万人,占比38.18%,居住在103个居民小区中的老人数量则更多。

打开半淞园路街道微信公众号,点击“淞园生活-智慧养老-云上养老合作社”,老人可以选择中意的服务内容下单,享受完服务后,通过“打星”来评价服务质量。养老服务部门及时对接老人需求,提供精准服务,政府管理部门实时监管,了解供需双方动态。

“云上养老合作社”分为“医、食、助、兴”四大板块。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社区老人最迫切的需求是助餐。“食”板块正是利用社会餐饮解决了社区老年人助餐供应不足的难题。半淞园社区老人助餐,主要靠小绍兴公司统一配送,其次是社区长者食堂,每天服务500位老人,但老人实际助餐需求却远远大于500份。

“我们整合社会餐饮企业资源,吸纳餐饮企业加入长者食堂,符合条件的老人可凭街道发放的电子助餐券优惠消费。”半淞园路街道社区服务办相关负责人说,服务供应商中有的是与街道签约的为老服务机构和第三方社会组织,在原有服务上增加一条线上的服务途径,有的是通过签约加盟的方式新增的服务供应商,这类企业都是老年人眼里的“老牌子”。大富贵西藏南路店正是其中一家。在平台启用后的短短半年时间里,加盟社区食堂的社会餐饮企业数量从原来的2家增加到7家,每日供应量从500份增加到2000份以上。同时,街道还配套设立了23个居民区助餐点,进一步覆盖周边老人。对于不方便外出就餐的老人,平台目前已实现食堂到老人家庭的直送服务。

构建全域互联智治网

百年历史街区田子坊,是不少游客的打卡地。每逢假日,瞬时人流过万,而石库门里弄最宽处也不过4米,一旦人流对冲,隐患重重。这里的300多家商户中,餐饮店不在少数,整条里弄只有3个出入口,消防压力也很大。

黄浦区在田子坊探索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以保证人和建筑的安全为目标,通过安装监控探头扫描,实时判断进出客流量,计算园区内的游客人数。黄浦区田子坊地区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他们以瞬时最高客流5000人、疫情期间瞬时最高3500人为标准,通过安全智脑平台和商户物联网传感设备,实时关注园区动态变化,有效增强了园区现代化治理效能。

3月1日,黄浦区打浦桥街道在田子坊最小管理单元1.0的建设基础上,又发布了田子坊最小管理单元2.0版,旨在以智能化为突破口,激活田子坊的每一个细胞单元,在探索过程中“集众智、聚合力”,不断吸引管理主体和市民参与,推动社区治理向“数治”模式转变。

据介绍,该建设方案结合了田子坊的管理重点以及居民群众经营主体多元多样的需求,一方面增设了非侵入式电力监测系统,在强化园区用电安全的同时为社区老人提供为老服务;另一方面,开发了线上申请提交、业态轨迹分析等应用场景,从数字治理到数字服务,提升园区高质量发展。

黄浦区推进城区数字化转型3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中提出,要不断深化“两网融合”和基层治理现代化,基本建成从“能办”向“好办”转变的全方位服务体系,从“人力密集型”向“人机交互型”转变的协同体系,从“基层自治”向“基层共治”转型的多元化体系,有效增强城区现代化治理效能。

在黄浦区行政服务中心,前来办事的企业经办人张女士对“云客服”连连点赞,“‘云客服’的回答很专业,还特地提醒我资料准备的注意事项。以后办事遇到困惑,我还会先咨询‘云客服’。”原来,张女士致电“云客服”热线021-63529090,咨询增加注册资本如何办理。“云客服”耐心解答并提醒张女士,在办理增资时需准备投资方变更名称的相关材料,以避免因提交资料不全造成办理不成功的情况。

据黄浦区行政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云客服”通过“线上智能客服+线下人工座席”的融合互补,及时、准确地为企业群众提供涵盖全周期、个性化的政务服务综合咨询,使“一网通办”从“通办”向“好办”转变。

此外,在黄浦区行政服务中心,企业经办人与服务专员还能在“政创空间”交流。该空间设有政务服务空间、公共服务空间、商务洽谈空间,为中小企业提供“店小二”全程综合帮办、商洽场地等服务,支撑企业在黄浦落地、孵化、培育、发展。企业可以通过“云客服”电话,由人工座席帮助预订,或扫描二维码自助预订使用该空间。

同样,某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陈先生来中心咨询迁入事宜。帮办人员了解情况后,引导经办人陈先生来到政创空间区域,同时联系企业服务专员为陈先生介绍了黄浦区相关招商政策。陈先生说,公司因为在外区租赁办公场地就要到期,考虑到黄浦区的经济业态很符合企业发展方向,所以想来了解一下。本来也就想咨询一下,没想到这里有帮办人员还有洽谈场地,总体感觉非常好。

“下一步,我们将把服务中小企业的‘政创空间’经验做法复制到‘一网通办’24小时自助服务区内,进一步融合‘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及区工商联‘以商招商’的综合资源,促进为企服务优势再叠加,护航中小企业发展,推动本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黄浦区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

近年来,黄浦区不断推动政务服务业务流程改革,围绕“一件事”业务流程再造,聚焦企业和群众生命周期,拓展“一件事”政务服务事项范围,推进“一网办、一窗办、一次办”和更多高频事项“不见面办理”,落实“一业一证”改革任务,推进申请、受理、流转、审批、发证、归档全程电子化,强化办事环节精简。深化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的共享应用,聚焦规划建设、信用评价、互联网医疗服务、食品经营等领域,进一步扩大电子证照、电子印章跨区域跨部门的应用,满足企业和个人的办事需求。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