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摘要:今年四川将启动前沿技术领衔科学家专项,对入选的高层次人才,实行长周期支持,最长可以达到十年,力争让科学家们心无旁骛搞科研、“十年磨一剑”出大成果。
中国发展网讯 近年来,四川打造了多家科研机构和创新平台,科技创新资源非常丰富,在2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省科技厅厅长吴群刚表示,发挥科技创新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好这篇大文章,四川有底气、有信心,可以用两个“非”来概括,即“非同一般、非常可期”。
吴群刚说,“非同一般,就是四川确实具备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良好资源优势和条件。”从三线建设时期开始,直到最近,国家在四川布局了一大批科技力量。这些是四川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支撑和底气所在。比如,四川电子科大最近研发出一种高速通信技术,传输速率可以达到每秒80个G,创造了行业的新纪录。运用这个技术,在成都大运会期间,把比赛现场的精彩画面身临其境般地呈现给了全球观众。
吴群刚说,“非常可期,就是四川围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经结合实际认真谋划、高位推动,下了先手棋,所以对未来充满信心。”两周前,四川召开了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重点部署了以创新为主导、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沿科技攻坚突破行动,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科技创新的“牛鼻子”作用。
发挥好科技创新作用,首先是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按照这次省委全会的部署,扎实抓好航空航天、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六个重大科技专项,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能够解决一批“卡脖子”“掉链子”问题,取得一批引领支撑四川未来产业发展的标志性成果。
同时,要发挥好科技创新的作用,还需要格外重视科技成果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加快完善转化服务体系,抓紧布局建设一批省级中试研发平台和行业领域中试研发基地,推动更多前沿科技攻坚成果能够更好更快地走出实验室、走上生产线。
当然,要发挥科技创新“一子落而满盘活”的作用,不能忘了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的环境。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完善人才培养的引育机制等,持续激发创新创造的活力。今年四川将启动前沿技术领衔科学家专项,对入选的高层次人才,实行长周期支持,最长可以达到十年,力争让科学家们心无旁骛搞科研、“十年磨一剑”出大成果。
责任编辑:陈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