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睢县:多维发力破融资难题,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中国发展网讯 近年来,睢县坚决贯彻省市县关于强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决策部署,将破解“融资难、融资贵”作为激活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在政策创新、金融改革、服务升级等领域持续发力,为市场主体注入充沛金融活水,显著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为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构筑了坚实的金融后盾。
构建政策协同体系,筑牢普惠金融根基
睢县着力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政策支持网络,打通金融资源流向实体经济的“最后一公里”。一是精准落实惠企政策。严格执行国家《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若干意见》,通过财政贴息、税收减免等组合拳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升融资可得性。对符合产业导向的小微企业给予贷款贴息补助,有效缓解利息压力;对金融机构服务县域企业的业务给予税收优惠,激发其放贷内生动力。二是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创新推行“政银担”三位一体合作模式,精准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瓶颈。截至当前,省农担公司累计为睢县提供融资担保高达17.45亿元。同时,强化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县汇鑫担保公司大力推广“易融担”业务,实行低费或免费担保,简化反担保要求,专注支小支农。截至6月底,在保户数4235户,在保金额2.12亿元,其中今年新增1173户、金额0.68亿元。三是健全融资协调机制。建立由该县政府分管领导牵头,金融服务中心、监管局、发改、银行、企业等多方参与的协调机制,定期会商破解融资堵点。目前该县纳入申报清单7242户,形成推荐清单6816户,其中已获授信5372户,累计授信29.89亿元,放款27.48亿元。定期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年内已举办对接会5次,为80家中小微企业现场授信3.2亿元。
打造特色金融生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聚焦需求端痛点,睢县引导金融机构加速产品与服务模式创新,形成适配县域经济的特色金融供给。一是强化指标精准调度。运用经济运行和金融指标调度例会制度及“红黄绿”预警机制,对存贷款、中长期贷款等核心指标清单化管理,压实金融机构责任。截至6月末,该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09.9亿元,较年初增长13.3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136.15亿,较年初增长10.37亿,同比增幅12.9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4个百分点,增速稳居全市首位。二是创新特色信贷产品。鼓励银行机构围绕县域产业特点和小微主体需求,推出“量体裁衣”式金融产品。如工行睢县支行针对制鞋产业集群推出“制鞋贷”;建行睢县支行面向小微企业和个体户提供“云税贷”、“信用快贷”;农信社创新“金燕e薪贷”、“金领贷”等,有效破解传统实物资产抵质押种类少、门槛高难题。三是深化“双服务”专项行动。创新开展服务企业和服务企业家“双服务”活动,精准摸排县域500余家有融资需求的项目和企业,建立分类台账并推荐给银行机构,落实“主办行”制度。主办银行逐企定制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提供一揽子金融支持。目前,已为365家名单内企业解决融资3.84亿元,显著提升企业获贷能力。
升级服务对接效能,畅通融资循环脉络
睢县将优化服务体验作为提升融资效率的关键,推动金融服务直达快享。一是深化“大走访”活动。围绕制鞋、电子信息、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持续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和“银行行长进万企”活动。今年以来,累计走访中小微企业1585家,解决各类经营难题365个,其中为393家企业成功解决融资需求9.37亿元,实现服务“零距离”、解难“实打实”。二是落实“主办行”贴身服务。“双服务”活动中确立的主办银行制度,要求银行对企业提供从开户到融资的全生命周期、多维度综合金融服务,显著增强了服务的系统性与延续性。三是搭建高效对接平台。通过定期政银企联席会议、专项对接会等形式,构建常态化、高效率的融资需求响应平台,确保企业融资诉求“有门路、有回应、有着落”,有效疏通了融资渠道。
该县以政策为引领、以创新为驱动、以服务为保障,成功构建起金融与实体经济共生的良性生态。未来,该县将继续优化金融营商环境,让金融活水更精准、更顺畅地浇灌实体经济的广袤沃土,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能。(刘伟奇)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