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国企深度赋能“硬科技”,是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重要战略性任务之一
摘要:《报告》认为,准确把握“硬科技”的科学内涵,特点在“硬核”,本质是“科技”,落脚点是“关键核心技术”。
中国发展网讯 胡钊 记者皮泽红报道 8月7日,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广州蓝皮书:广州金融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总报告《推动广州国有资本向“硬科技”新赛道集中,助力金融强市建设实现新跨越——2024~2025年广州金融发展报告》(作者:广州市社会科学院课题组陈旭佳等),就“硬科技”时代城市如何前瞻布局“硬科技”新赛道的逻辑理路与时代意涵进行深入分析。
《报告》认为,准确把握“硬科技”的科学内涵,特点在“硬核”,本质是“科技”,落脚点是“关键核心技术”。从内涵上判断,所谓“硬科技”是基于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基础之上,伴随着技术革命性突破引致的原创性、颠覆性、前沿性、引领性科技创新所形成的关键核心技术,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以及明确的应用场景,有助于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发展新理念实现从“0”到“1”的重大跨越,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和新势能,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更是衡量一个城市核心竞争力最为关键的标志之一。
从底层逻辑看,“硬科技”既是理论问题也是现实问题,既是科技命题也是产业命题。
“硬科技”是具有先发优势、领跑优势、技术优势的关键核心技术,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趋势、新动向和新赛道。其蕴含的重要理念与科学论断,科学回答了如何以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以及如何以原创性科技成果、关键核心技术塑造城市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等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价值、思想内涵和实践意义。立足当下,“硬科技”已经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展示出强劲的推动力、支撑力与牵引力,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角度进一步总结、归纳、概括与提炼,以新时代、新趋向下的“硬科技”创新理论指导新的发展实践。
从战略支撑看,“硬科技”核心技术拉动的科技资源配置功能,是中心型世界城市保持先进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放眼世界,“硬科技”处于全球价值链、科技链和产业链的高端环节,是提升中心型世界城市创新策源功能的必然选择,也是现代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重要保障。事实上,以高知识产权壁垒、高资本投入、高信息密集度、高产品附加值、高产业控制力为典型特征的“硬科技”,既是一个城市激发科技创新要素自由流动、汇聚全球高端科技人才、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的根本保证,更是一个城市培育和做优做强创新策源新功能、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构筑未来发展战略新优势的关键支撑。
从功能特征看,“硬科技”牵引的技术链、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是城市培育创新创造导向功能的鲜明体现。
21世纪以来,作为全球创新合作网络的关键节点,纽约、伦敦、东京、旧金山、新加坡等全球科技创新城市,围绕“硬科技”领域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依托强大的科技研发能力,强劲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能力,主导和决定着全球高端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浓度、链接强度和辐射广度,通过对全球科技创新资源要素的解构、融合、嵌入、转化、再造与重塑,全方位融入和主动布局全球创新网络,着力提升城市在全球科技网络体系中的连通性、可及性与交互性,切实增强对全球科技创新资源的聚合力、吸附力、影响力和控制力,如此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深化与全球科技网络体系的一体化衔接,深度参与全球科技创新的合作竞争,打造成为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并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谋得先机,最终成为全球创新版图的重要一极。
从发展规律看,城市抢占“硬科技”新赛道,既有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更有产业迭代的深层动力。
于城市而言,要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得先机、赢得主动,不仅需要未雨绸缪、前瞻布局,更需要将“硬科技”作为城市聚焦战略必争领域和科技发展前沿、推进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的关键着力点与重要突破口,通过培育发展“硬科技”新动能,不断促进与全球创新资源要素便捷、高效、快速流动和汇聚,切实提升城市对全球创新资源要素的集聚度、活跃度、开放度、贡献度和辐射度,形成一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原创性成果,突破一批“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使之成为某些前沿技术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环节科学规律的第一发现者、技术发明的第一创造者、创新产业的第一开拓者、创新理念的第一实践者,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夯实城市中长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在行稳致远中保持着旺盛的生机活力,最终在大变局时代下城市竞合中脱颖而出,成为傲立于世界城市之林的中心型世界城市,在世界一线城市的角逐中立于不败之地。
从策略思路看,国资国企深度赋能“硬科技”,是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重要战略性任务之一。
从中央出台的一系列重要文件有关精神可以看出,在当前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制度框架下,在国资国企实力雄厚的优势条件下,国资国企深度赋能“硬科技”具有其逻辑必然性与现实客观性。面向未来,推动国有资本赋能“硬科技”新赛道,需要具备洞察未来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趋势的视野深度与长远眼光,牢牢把握新部署、新使命、新要求,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要,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战略支撑作用,重点聚焦“硬科技”领域首创性、突破性应用等投资方向,加大对源头创新、原始创新等领域的持续性资本投入,通过多元化的投融资支持对“硬科技”进行系统布局与战略投资,最大限度发挥国有资本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重大战略部署中的托底作用,在前沿科技、技术攻关、关键领域突破等方面持续赋能,积极投资一批突破产业瓶颈、打破国际技术壁垒、攻克“卡脖子”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高科技领军企业,为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