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准确把握“十五五”的阶段性要求

2025-09-21 21:00 中国发展网

摘要: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必须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的阶段性要求。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评论员 杨禹

秋色渐浓,十月将至。谋划“十五五”,正步入深处。

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的阶段性要求

如何准确把握“阶段性要求”?不妨从这几个角度入手:

——把握历史方位的阶段性要求。“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根据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安排,我国将通过3个五年规划期的努力,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十四五开局起步,“十六五”冲刺收官,“十五五”正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

——把握经济增长速度的阶段性要求。经济增速,历来与发展阶段相关。进入新发展阶段以来,中国经济增速正实现稳步“换挡”。按照目标导向,到2035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不妨以此倒推,“十五五”经济增速的合理区间是多少。高质量发展,不“唯GDP”,但保持合理增速、稳步扩大经济规模,仍至关重要。

——把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阶段性要求。“‘十五五’时期,必须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领会其中要义,关键有两点:摆在“战略位置”,要从前进动力深刻变革的战略高度把握,也要以有效管用的战术去实现;“更加突出”,意味着这是重中之重,更要“牵一发动全身”

——把握人口变化的阶段性要求。近年来,我国人口已进入减量发展阶段,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明显。“十五五”的着力点,必将聚焦于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努力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规模,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把人口红利更多转向人才红利

——把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阶段性要求。新发展理念恰是在谋划“十三五”时提出,经十年努力,已深入人心。“十五五”,创新,需整体再上台阶;协调,聚焦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绿色,紧扣“双碳”目标,碳达峰进入攻坚冲刺;开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共享,重在完善机制,做到有效,追求长效。

——把握民生福祉的阶段性要求。“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这个“新”字,是把握阶段性要求的关键。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不忘初心,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聚焦“急难愁盼”,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稳步推动共同富裕。

——把握改革开放的阶段性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300多项重大改革任务,都要在2029年完成。而202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50周年。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十五五”这一程,制度建设主线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要求会更加突出

——把握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阶段性要求。安全是发展的基础,稳定是强盛的前提。“十五五”时期,外部的风浪与不确定性不会小,其特征与呈现方式会有新变化。我们必须通盘考虑内外部风险挑战,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安全能力,以高效能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在当代中国的前进逻辑里,历史必然性与发展阶段性是相统一的。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宏愿,不妨把每一个五年,都视作坚实一步。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的阶段性要求,还可以有更丰富的视角。需坚持系统观念,把握各个视角、各个要求之间的内在联系。

准确把握这些阶段性要求,做到因时因势、纲举目张、有的放矢,让每一步都走得清晰、坚定、扎实

责任编辑:李振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