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永靖:多部门协同共治 筑牢高质量发展“信用基石”
摘要:永靖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始终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劳动关系和谐稳定。面对欠薪这一企业用工的痛点、堵点问题,该局通过快速响应、精准裁决与柔性调解,高效化解了一批具有典型意义的劳动仲裁案件。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王斌报道 近年来,永靖县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形成了由发展改革部门牵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民法院、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多部门协同联动,从劳动用工、司法裁判、市场监管等多个维度发力,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与典型案例,共同构筑起一道坚实的“信用壁垒”,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诚实守信、法治昌明的良好环境。
人社仲裁:化解欠薪纠纷,筑牢用工信用
永靖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始终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劳动关系和谐稳定。面对欠薪这一企业用工的痛点、堵点问题,该局通过快速响应、精准裁决与柔性调解,高效化解了一批具有典型意义的劳动仲裁案件。
52岁的田某在某建筑公司项目工作时受伤,因公司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导致其无法从社保基金获得赔付。经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后,永靖县人社局仲裁员多次组织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致,由建筑公司一次性支付田某各项工伤赔偿费用共计20万元。此案的成功调解,不仅为劳动者撑起了“护薪伞”,也促使企业认识到依法用工、诚信经营的重要性。
据悉,随着欠薪治理力度不断加大,永薪案件数量呈现下降趋势。治理欠薪的过程,已成为提升社会信用意识的有效途径,企业和个人愈发珍视自身信用记录,为全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注入了强劲的法治动能。
法院“云审”:高效解纷,维护企业信用
在涉企纠纷处理中,永靖县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司法裁判的规范、引导和保障作用。该院积极运用“云审”平台开展线上调解与审判,在准确适用法律、明确权利义务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纠纷解决效率。
在一起某公司诉唐某某追偿权纠纷案中,永靖县陈井法庭承办法官发现案件事实清楚、标的额小,且被告有调解意愿,随即通过“云审”平台组织线上调解。在法官的释法明理下,双方仅用不到半小时便达成调解协议,被告唐某某当场通过线上方式全额支付了款项,实现了从“对簿公堂”到“案结事了”的无缝衔接。
永靖县法院的生效裁判不仅具有法律效力,更对社会信用评价起到基础性支撑作用。通过公正审判,让守信企业得到保护,让失信行为受到制裁;通过发布典型案例,向社会清晰传递了“失信必惩”的信号,引导企业树立“信用至上”的经营理念。
市监“铁拳”:整治市场乱象,夯实消费信用
为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与消费安全,永靖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开展“守护消费铁拳行动”,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
今年来,该局执法人员先后查处了“某经销部经营超过保质期食品案”和“某诊所使用超过保质期劣药案”。两起案件中,执法部门均依法对当事人作出了没收涉案物品并处以罚款的行政处罚,有力震慑了市场失信行为。
在强化执法的同时,永靖县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信用培育工作。通过组织诚信经营培训、利用“3·15”、 “质量月”等节点开展宣传教育,积极倡导社会各界参与信用共建,鼓励消费者监督举报,逐步形成了全社会共同维护市场秩序的良好氛围。“铁拳行动”不仅净化了消费环境,更筑牢了消费领域的信用基石。
记者手记:从保障劳动者薪酬权益,到高效化解商事纠纷,再到严厉打击市场失信行为,甘肃永靖县正通过多部门的协同共治,将信用建设的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管理的各个环节。这套“组合拳”不仅有效治理了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更从长远着手,培育着全社会的诚信土壤。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