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暴雨“三问”,都是你关心的

2022-07-28 19:43 中国发展网
暴雨

摘要:每年都会有地方遭遇洪涝灾害,每年的情况又都不一样,如何将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如何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和人身安全一直都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专家告诉我们,虽不能准确预测,但我们可以全力预防“暴雨”带来的危害,或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将不再受到“暴雨的伤害”。

编者按:7月8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发布数据,今年以来,洪涝灾害受灾2180.5万人次,直接经济损失647.6亿元,紧急转移安置群众123.9万人次。湖南、广东等地有11座中小水库发生了险情,江西的乐安河、信江部分江段堤防漫顶、滑塌,广东的韶关、英德等市受淹比较严重,山洪地质灾害多发重发,仅6月份就发生了4000多起。雨情来了,谁都不能置身事外,难道我们的天气预报不能准确预测暴雨的来临吗?海绵城市能够解决城市雨洪问题吗?未来的解决方案又是什么?本文对“暴雨”提出“三问”,梳理了相关部委和地方是如何应对汛期的信息,以飨读者。

去年的“郑州特大暴雨”带给大家的“震撼”记忆犹新,今年的汛期又来了。广东清远英德6月22日遭遇强降雨,几天之内降雨量就超过了北京一年的降雨量。暴雨淹没下的英德,很多树木只露出树顶,让人远看还以为是草丛。

640

图为2021年郑州特大暴雨期间,车辆在郑州街头涉水前行。新华社

640 (1)

图为今年广东英德强降雨期间,英德市浛洸镇救援人员用橡皮艇、冲锋舟转移群众。新华社

 

每年都会有地方遭遇洪涝灾害,每年的情况又都不一样,如何将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如何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和人身安全一直都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专家告诉我们,虽不能准确预测,但我们可以全力预防“暴雨”带来的危害,或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将不再受到“暴雨的伤害”。

我们可以准确预测暴雨的来临吗?

这是一项全球性的难题与挑战

“说好的大雨呢?”同去年一样,北京的市民先是接收到了暴雨即将来临的提醒,但在随后一天多的等待中并没有等到预报中所提到的大雨。是我们的天气预报不准,还是我们的工作人员宁可夸大也不想担责任?其实,天气预报的工作人员和专家真不应背这个锅,因为天气预报并不能达到百分之百准确。如果将天气预报精确到每一分每一秒,那么这就不是科学了,而是“决定论”。

天气预报不能达到百分之百准确,可以用中国古老的智慧来解释,“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也可以用西方的理论来解释,大家熟悉的“蝴蝶效应”,其实最初就是用来解释天气问题的。为了揭开天气背后那张神秘的面纱,为了不再被诡谲的大自然将人类按在地上摩擦,人们一直都在不停地探索如何精准预测天气。时至今日,经过数代科学家的努力,我们已经能够相对精准地预测到短期的天气情况,但我们并不能精准预测长期的天气预报,特别是7天以后的。

其实,最早发现不能准确做出长期天气预报的人,是美国的科学家洛伦兹。在20世纪60年代,洛伦兹在《大气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表示,因为气象预报的初始条件,是由极其不稳定的环球大气流所决定的,这个初始条件的任何细微变化,都可能导致预报结果千差万别。洛伦兹还形象地将这个结论称之为“蝴蝶效应”——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了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此次降水过程比预报得偏小,回顾原因,主要是造成降雨的低涡系统在刚开始发现的时候就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雷蕾对媒体解释,低涡系统就像海上的台风一样,移动路径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这种大尺度的低涡系统,只要路径偏差几十公里,雨带就会偏离很多,对北京来说雨量就会明显减少,更极端的情况是降雨会变得非常弱。而如果此次系统移动的路径稍微往北一点儿,在下垫面的影响下,北京的雨量就会大很多。

再来回顾一下去年郑州的“7·20大暴雨”,其实在这之前,当地政府根据气象预报发布了一份通知警告,焦作可能会有高达500毫米的降雨量(约为北京一年的降雨量)。然而实际的情况是,暴雨袭击了拥有1200万人口的省会城市郑州,时间也比预期的晚了一天。

正如国家气象中心首席预报员陈涛所说的,我国已经努力在改进极端天气预报的工作了,但这仍然是一项全球性的难题与挑战。大多数的气象学家也表示,目前仍不可能预测到第二天某一特定小时的降雨量。

根据恶劣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的一项研究,2008年,中国气象部门24小时降雨预报的正确率约为15%,到2019年,这一数字升至20%。即使是在美国、日本和欧洲一些气象学历史较长的国家,其需要覆盖的陆地面积较我国小得多,但其准确率也只有30%左右。

难道我们真的就束手无策?一位来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专家表示,郑州的问题其实突显了一些被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很多地方其实缺乏监测站,因为,我们的降雨预测仍然过度依赖于地面雷达,如果有足够多的监测站,那么我们的预测将会更加及时和相对准确。当然,我们还可以更多地利用卫星图像和其他信息来源从云层中获取准确的图像。

海绵城市真的能够解决城市雨洪问题吗?

不能让海绵扛下所有

海绵城市,按照国际通用术语来解释,“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即通过技术手段,改变城市中由于地表大部分被硬化等因素,造成的雨水不能就地实现自然渗入地下的弊端,使城市象海绵一样,能吸水、能排水,让雨水在城市中按照人的意愿能存、能放,存放自如。下雨时城市能渗水、蓄水,干旱缺水时,再将渗、蓄的水“释放”出来。如果用一句话来说,海绵城市实质上就是通过对雨水的管控、开发和利用而实现的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方式。

但海绵城市能全部解决城市雨洪问题吗?我国推进海绵城市的工作也已经有些年头了,但随着这几年不断出现暴雨袭击城市的案例,大家对海绵城市如何面对特大暴雨进行了讨论。

640 (2)

海绵城市示意图。 来源:宁波日报

 

首先,能将应对暴雨的全部希望投向城市海绵吗?有观点认为,海绵是没有承重力的,城市不可能建设在海绵体之上。海绵连片,生态效益才能放大。不少城市的部分用地具有类似海绵的性质,只能解决部分雨洪的管理问题,无法解决特大雨洪问题。

其次,绿地能否承担全部的滞洪作用?要知道,中国城市的绿地只占建成区面积的1/3,除非十分干旱,否则不可能全部承纳一城的径流调节任务。如果让过多的雨水全部进入绿地,那么许多绿地植物可能会被“泡死”。

再次,“海绵体”真的能够全部实现保存雨水和充实地下水吗?汛期来了的时候,城市的海绵体已经饱和了,再碰上瞬时的大暴雨,那么海绵体就会失去继续接纳雨水的能力了。

海绵城市措施可以划分为三类。一是“小海绵”,即狭义上的海绵城市措施,强调源头控制,通过生物滞留池、植草沟、绿色屋顶、调蓄设施和可渗透路面等措施来控制降雨期间的水量和水质,减轻排水管渠设施的压力,主要针对频繁发生的小雨事件。二是“中海绵”,对应的是排水管渠设施和排涝除险设施,通过管网泵站、地下深隧工程和大型调蓄工程等使雨水排放或滞蓄,可缓解遭遇中大雨事件的城市内涝。三是“大海绵”,即把城市周边的乡村、农田、河湖湿地纳入海绵城市建设范畴,使城市的涝水有地可排。

从基础设施建设角度来看,在海绵城市建设中要妥善处理好“绿、灰、蓝”问题。绿色基础设施对应“小海绵”,灰色基础设施对应“中海绵”,蓝色基础设施充分发挥河网水系这个最大海绵体的巨大调蓄功能,优先考虑利用自然力量蓄排水,从而调控水量。

海绵城市如何行之有效地解决城市雨洪带来的各种问题,还需要因地制宜、因城施策,提升城市防洪排涝水平,用统筹的方式、系统的方法。城市内涝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不能把海绵城市看作是解决城市雨洪问题唯一的办法,应该站在更高的层面、更大的时空尺度上来观察雨洪管理的问题,特别是需要市政、水务、水利、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城市管理等各个领域高度融合,各专业协同作战。

未来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建立在生态智慧上的系统解决方案

其实,解决的方案一直都有,尤其是古人的智慧,长期以来都在有效引导人们的雨洪管理实践,并成就了很多造福万代的伟大工程。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王绍增、同济大学教授象伟宁等人联合撰文指出:“在遭受了不应有的忽视后,我们应该努力研究、挖掘、继承、深化并发展人类历史积淀下的这些宝贵财富,为当今城市雨洪管理实践寻找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640 (3)

6月9日16时,三峡水库水位顺利消落至汛限水位145米,提前1天完成消落任务,腾出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为三峡工程汛期防洪运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华社

 

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一直都在倡导要与自然和谐共存,这是一种生态智慧。

研究表明,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的强降雨强度及其连续时间均表现出了增加的特征,而且空间分布也发生了变化。因此,迫切需要在规划城市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和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时,考虑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不同区域城市强降雨强度及其持续时间的变化特征,以确保城市具有足够的排水能力,有效减少城市内涝灾害的发生。

今年入汛以来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

7月8日,国新办举行防汛救灾工作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兼水利部副部长周学文表示,入汛以来,我国共出现了18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华南及福建等地偏多了两成到一倍。广东、广西的降雨量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多,粤中、桂北、闽北降雨量超过了1200毫米。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负责人王亚伟也提到,全国自3月17日入汛以来,平均降水量为280.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0.7%,为2017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其中,降雨呈现出南北两条多雨带的特点,在南方,珠江流域的降水量为历史同期的最多,在北方,辽河流域降水量为历史同期的第二多。全国平均气温为15.8℃,比常年同期偏高了0.7℃,这也是历史同期第二高。

除了自然因素,城市建设中,忽视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也是造成城市在暴雨洪涝面前异常脆弱的重要原因。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高速城市化地区,土地覆盖变化速度惊人,建设用地快速扩张侵占农田、水面、林地等生态用地,不但打乱或切断了区域(流域)自然地表径流系统,还大量挤占分流和蓄洪空间。城市,不是一个孤立的诺亚方舟,它的防洪排涝体系必须与周边地区统一规划、整体性建设。反思城市内涝问题,不能仅就城市谈城市,要把它放在区域(流域)尺度进行整体上思考——水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否则,城市内部的排水系统升级改造再好,水也无处可排。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空间信息技术已经发挥出其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动态监测能力和科学分析能力。除了遥感监测,大气、水体、陆地生态监测网络,城市基础设施、能源供给、交通监测网络,在智慧城市框架下,这些城市智能监测网能汇集城市各种时空信息,更好地为城市管理、建设规划和公众服务提供支撑。

此外,生态智慧还体现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建立科学、稳定的管理体制。城市内涝时有发生,与我国现行管理体制不无相关。主政地方官员如果将立竿见影的短期效果放在首位,枉顾城市发展自身规律,不惜打破原有城市规划,反复进行城市规划修编,其结果必然破坏原来的城市结构与功能联系,从而降低城市绿色和灰色基础设施的生态服务功能,容易形成洪患。因此,要解决洪涝问题,首先要树立城市规划的权威性,不能随意改变原有的城市规划。(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张守营)

责任编辑:王希学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