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山西灵石:产教融合“出新招” “厂中校”模式铸英才

2024-11-20 13:47 中国发展网 郭建军

摘要:在厂中校的培养模式下,学生们可以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内掌握所有上岗技能,成长为全能工。这样的培养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岗位适应力和就业竞争力,还可以为企业输送大量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路径,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中国发展网讯  赵志斌 记者郭建军报道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晋中市灵石县不断创新育人方式和办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设立“厂中校”,让学校进驻企业,着力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奋力开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在灵石县亨泰荣和金属压铸件有限公司的智能化加工车间,刚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任嘉欣正在生产线上认真工作,而这里正是他曾经学习过的地方。他说:“我是24届毕业生,今年6月份毕业,7月与企业进行了就业签约,月薪5000元左右,年底还有奖金。这样的薪资待遇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据了解,2023年底,灵石县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职工培训学校“厂中校”正式挂牌成立,并签订了订单班,订单班人数达到20人次,学生在该企业的实习和岗位实习人数达到500人次。同时,对该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每年培训规模达到10个轮次。校企双方共同选派优秀教师,对学生开展教学和实训。在企业研发中心,学生们不仅能学习到理论知识,还能在企业成品展厅和车间进行沉浸式学习,实现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无缝对接。学校负责人表示:“上午我们在教室里对学生们进行了专业基础知识的教授,下午他们就走进车间,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操作中。这种进班与进场穿插进行的教学方式,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实践能力”

厂中校模式的实施,让企业直接参与了人才培养过程,解决了企业用人难题,同时打通了就业与学历提升的通道。在厂中校的培养模式下,学生们可以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内掌握所有上岗技能,成长为全能工。这样的培养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岗位适应力和就业竞争力,还可以为企业输送大量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路径,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责任编辑:张晶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