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宕昌县深耕人才强县战略,引领高质量发展
摘要:暖心留才,优化人才生态“软硬环境”。
中国发展网讯 甘肃省宕昌县落实人才强县战略,牢固树立“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完善人才工作思路,健全工作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拓宽人才工作格局,通过“精准引才、精心育才、暖心留才”三大举措,在全县营造尊才、爱才、用才浓厚氛围,为宕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精准引才,打造高质量发展“智力引擎”。宕昌县针对县情实际深入调研分析,聚焦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发展需求,紧扣中药材、文旅康养、现代农业等,明确引才目标与方向。实施“靶向引才”计划,采用“项目合作+柔性引进”模式,多渠道引才扩充体量。积极与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搭建引才平台,通过组织专场招聘会、赴外引才对接会等活动,近三年在教育、医疗、农业等领域精准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共计91名。依托专家工作站、人才培育基地、中央定点帮扶单位、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单位、“组团式”帮扶单位,共计柔性引进专家人才79人。组织教育、卫健等部门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开展赴外引才活动5场次,引进人才50名。同时,深化归雁人才行动,建立462人宕昌籍在外优秀人才台账并开展情归宕昌人才活动,为宕昌发展贡献智慧,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智力引擎”。
精心育才,激活本土人才“内生动力”。宕昌县高度重视本土人才培养,积极整合各类培训资源,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本土人才,开展贴合实际需求的学习培训班次、素质提升行动等,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培训党政及专技人才、产业发展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共计3.2万人次。深化人才交流学习,选派1129名党政及专业技术人才到青岛、兰州等地考察学习和跟班锻炼,协调争取50名青岛专技人才、42名“组团式”帮扶人才到宕昌对口领域开展帮扶指导和人才培养,切实提升本土人才业务素质。选派50名金融科技人才深入乡村进行服务,积极发挥市级领军人才作用,鼓励其带团开展乡村振兴服务活动110场次。评定培养市级优秀乡土人才20名、县级30名,设立本土人才创新创业扶持基金,鼓励本土人才开展技术创新、项目研发,为其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上升渠道,激活本土人才“内生动力”,让本土人才成为推动宕昌发展的中坚力量。
暖心留才,优化人才生态“软硬环境”。宕昌县履行抓人才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厚植人才强县沃土。坚持党管人才,将人才工作纳入县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深度落实县级领导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和县委常委联系服务“组团式”帮扶人才工作机制,制定人才服务保障政策4类37条,每年落实1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人才培养,足额保障工作经费。注重调研问效,收集发展建议20条,解决人才相关实际问题9个。完善人才服务保障机制,落实激励政策,办理陇原人才服务卡12人,发放《宕昌县人才旅游服务卡》89人,落实《宕昌县人才服务保障政策清单》,为引进人才和“组团式”帮扶人才落实安家补贴、租房补贴、生活补贴资金共计54.05万元。县级领导走访慰问优秀专家人才292人,组织60名高层次人才开展红色教育活动。积极举办新春人才专场晚会,发布人才工作亮点动态100余篇,宣传优秀人才80余人。一系列贴心服务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营造尊重人才、关爱人才、支持人才的浓厚氛围,为推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刘治学 王晓勇)
责任编辑: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