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山西文博会忻州展馆:千年文脉焕新彩 文旅融合展新篇
摘要:第七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山西文博会”)在太原潇河国际会议中心举办,忻州展馆以“文跻九源,博雅秀容”为核心主题,通过“展、演、互动”三维呈现,全方位展现忻州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成果与新活力,成为整个展会现场的一大亮点。
中国发展网讯 樊晶璟 记者刘念报道 8月21日至8月25日,第七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山西文博会”)在太原潇河国际会议中心举办,忻州展馆以“文跻九源,博雅秀容”为核心主题,通过“展、演、互动”三维呈现,全方位展现忻州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成果与新活力,成为整个展会现场的一大亮点。
第七届山西文博会忻州展馆“忻”风采展示区
步入忻州展馆,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展馆整体设计巧妙融入五台山、雁门关、老牛湾、芦芽山等标志性元素,通过沉浸式场景搭建,让观众仿佛“一步走进忻州”。
展馆设有:
领略“忻”风采展示区:通过大屏幕呈现忻州古城、五台山、雁门关等文旅地标,展现城市风貌与自然景观。
传承“忻”文化展示区:重点展示代州黄酒专业镇的酒企产品,以及定襄雕刻的古建模型、砚台等工艺精品,体现传统文化底蕴。
走近“忻”非遗展示区:集结25家企业,展示刺绣、剪纸、面塑、泥塑等非遗技艺,构建场景化展陈空间,让观众近距离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
消费“忻”场景展示区:集中呈现宁武药茶、神池胡油、五台山沙棘饮料等地方名品,提供现场品尝体验,推广特色食药文化。
体验“忻”文旅展示区:以忻州古城、雁门关等景点为核心,设置通关文牒盖章打卡、AR冰箱贴打印等互动项目,增强观众对边塞文化的沉浸式体验。
携手“忻”征程共赢区:用于招商洽谈等活动,推动文化产业合作与项目落地,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网聚“忻”产品带货区:通过直播带货形式,线上线下联动推广文化产品、旅游线路及特色美食,拓展市场渠道。
忻州市领导调研繁峙县非遗产品银壶展示
这些展区通过数字技术、互动体验与传统展示相结合,全方位呈现忻州的文化产业成果与地域特色。文旅融合成果是忻州展馆的另一大重点。展区通过图文展板、实物陈列、多媒体视频等形式,集中展示了忻州近年来“文旅+”融合发展的亮眼成绩,生动呈现了忻州从“文化资源”到“产业价值”的转化路径。现场设置的文旅咨询台,工作人员还为观众提供旅游线路推荐、政策解读等服务,进一步拉近忻州与游客的距离。
值得关注的是,忻州展馆特别设置“文化创意新品”专区,聚焦年轻消费群体需求。展区内,以五台山、雁门关为灵感设计的文创书签、笔记本,融入忻州民俗元素的饰品,以及利用当地杂粮开发的文创食品等,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实用功能相结合,展现了忻州文创产品的创新力,不少展品刚亮相就吸引了采购商的咨询洽谈。
据记者了解,本次忻州展馆现场交易和线上销售总额56.60万元,达成合作意向345.50万元。繁峙县晋绣坊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与深圳一米文创达成“绣制晋绣非遗元素”加工订单100万元;山西晟龙木雕模型艺术公司的“古戏台模型”订单达60余万元;忻州马仑商贸有限公司推出的爆款“8°陈醋冰激凌”平均每日卖出600多个,单天冰激凌销售额超10000元;承弦堂古琴意向客户12个,预计购买古琴金额在24万元;五台县锦泰工艺制品有限公司签订“民俗72行”产品组26万元订单。代县雁门润明食品有限公司的“润明红糖焙子”,平均每日销售2000个,已全部售罄。
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忻州将持续推动文化资源活化利用,深化文旅融合发展,让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焕发更大光彩。
旅游线路推荐
通关文牒盖章打卡
通关文牒盖章打卡
偏关非遗手工艺品展示
定襄县六道木非遗展示
代县非遗塑艺展示
五台山非遗金石雕刻
忻府区非遗食品
神池非遗食品
宁武毛尖茶
代县食品非遗展示
神池月饼
五台山沙棘饮料
非遗面塑
宁武药茶、神池胡油
非遗剪纸
砚台工艺精品
古建模型
定襄雕刻
古建模型
代州黄酒专业镇的酒企产品
(文内图片均由樊晶璟拍摄)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