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老有所养、幼有所育” 陕西织密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网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李建飞报道 9月24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陕西加强“一老一小”健康服务供给有关情况。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发言人、副主任易智在会上介绍说:当前,陕西正从“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生命起点守护”三大维度发力,不断完善政策体系、优化服务供给,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聚焦“老有所养”,支持二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转型开展康复、护理及医养结合服务
陕西将医养结合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抓手,通过政策完善、部门协同与服务扩容,推动医疗与养老资源深度融合。在政策层面,先后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在部门协作上,省卫健委与民政厅签署协调机制协议,深化乡镇卫生院与养老院“两院”融合,明确“五床联动”模式(家庭养老床位、养老机构床位等互通共享),打通老年人全链条服务壁垒。在服务提质扩容方面,截至目前,全省共有23家老年病医院、28家康复医院,90.29%的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全省建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2340家,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签约863对,医养结合机构数达到347家,较2021年增长41.06%。
在推动医养结合发展上,陕西老龄健康处处长孙阳称:去年以来主要聚焦政策落地、服务创新等关键环节,加快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在政策落地上,例如针对需要连续治疗,不能自理或行动不便,到医疗机构就诊确有困难的居家老年人,制定印发《关于开展家庭病床服务试点的指导意见》,遴选14个县区开展家庭病床服务试点工作,目前已初步形成“市县联动、政策配套、服务起步”的良好局面。在服务创新上,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模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形成多层次服务供给体系。目前,全省公立医养结合机构204家、非公立机构143家;支持医疗资源丰富地区的二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转型,开展康复、护理及医养结合服务,释放闲置医疗资源效用价值;引导医疗卫生机构在合作养老机构内设立医疗服务站点,全省已有 47家医疗卫生机构在养老机构提供嵌入式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日常诊疗、急救转诊等服务。
聚焦“幼有所育”,打造“一街一公办”托育服务圈
发展托育服务体系是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陕西是如何推动这项工作的?陕西卫健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处处长倪萌说,陕西高度重视托育服务,并将其作为落实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关键抓。加快构建多元托育服务体系。统筹运用多渠道资金,增加托位供给,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用人单位办托、家庭托育点等多种服务模式。支持用人单位为本单位职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鼓励和支持幼儿园下延开展托育服务。例如西安市打造“一街一公办,一社区一机构”托育服务圈、榆林市规划城区15分钟托育服务圈,这些举措有效扩大了服务覆盖面,缓解了群众“入托难”问题。
在持续扩大托育服务供给上,省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副主任易智介绍,2024-2025年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国债1.62亿元,用于支持公办托育机构建设。目前全省现有提供托育服务的机构2554个,托位总数达18.02万个。此外,省卫健委联合多部门制定对托育机构实行房租减免、税费减免、水电气热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等6方面29项优惠政策措施。将托育服务工作纳入2025年省卫生健康系统为民服务九件实事。
在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上,省卫生健康委、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联合印发《关于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价格形成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普惠托育服务认定标准及方法,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省级设置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托育机构给予补助,西安、宝鸡、榆林、汉中、安康相继出台了托育机构建设补贴、运营补贴、发放消费券等多种支持措施,降低托育服务价格。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提供普惠、多元、优质托育服务,减轻群众“入托贵”负担。在舆论高度关注的托育机构人员资质、食品安全、消防等领域,陕西实施常态化监管,将托育服务安全管理职责纳入“双随机、一公开”范围,全面推进托育服务规范化经营。
倪萌说:“到2027年,陕西将基本建成覆盖市、县、乡、村的托育服务网络,让更多家庭享受到‘家门口、花钱少、服务好’的托育服务”。
聚焦“生命起点”,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连续17年下降
在新生儿安全、儿童早期发展、重点疾病防控等关键领域,陕西儿童健康服务已经从“保生存”迈向“促发展”。据悉,2024年全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至2.25‰和3.49‰,较“十三五”末分别下降23.21%和19.40%,保持连续17年下降态势,分别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3.7%和37.7%,处西部前列。
在新生儿安全保障上,陕西依托“一县一中心、省市县相贯通”的新生儿救治中心,实现危重新生儿“早识别、早转运、早救治”;筑牢婚前、孕前等四道出生缺陷防治关口,相关筛查率均超95%,“双筛”工程7年干预万余例出生缺陷。在儿童早期发展领域,建成3个国家级、31个省级示范基地,在56个脱贫县实施营养改善项目,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达98.31%。 在重点疾病防控方面,针对近视、龋齿等问题,陕西在全国率先推出“明眸皓齿”行动,建立“医校协同”机制,配备健康副校长,全面提升学生视力与口腔健康水平。此外,通过0—6岁儿童健康检查,及时将筛查发现的异常儿童,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评估诊断,并为确诊儿童提供专业治疗与康复服务,全方位守护儿童健康。
责任编辑: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