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河明珠 ‘京’彩绽放”——前门·中华美食荟山东周暨聊城文商农旅北京宣推活动举办
摘要:借助前门这一国家级文旅消费地标日均超十万客流的巨大辐射力与品牌影响力,实现与首都高端消费市场、优质产业资源的“面对面”深度对话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讯 10月24日,携千年文脉、特色产业与地道风物,前门·中华美食荟山东周暨“两河明珠 ‘京’彩绽放”山东聊城文商农旅北京宣推活动登陆北京前门商圈。当天17时30分,在北京市东城区前门大街广和楼举行的开幕式,拉开了本次活动的序幕。三名城市推介官分别围绕聊城文旅资源、名优特产、临清美食,多角度对聊城进行了现场推介,引领现场观众感受两河文化的千年韵味和时代魅力。
开幕式上,临清市和北京乾门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进行“前门·临清产业会客厅”项目的签约。据悉,双方将共同开发打造“升旗餐”、“文化沙龙”、“产业论坛”等特色项目。既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能尝到临清特色美食,也让全世界来京的游客、企业家通过美食,了解聊城,走进临清,增强产业合作。这,是“大国仪式感”与“小城烟火气”的一次奇妙相遇,不仅让临清美食走进北京,更为临清产业打开了一扇面向全国的窗口。让更多年轻人触摸到喜欢临清味道、爱上聊城、体验运河文化底蕴和经济活力。

现场,聊城名优产品及“临清美食”展销活动吸引着北京市民与游客。自10月24日起,展销会将一直持续到10月31日,每天10点—21点,在广和广场、新潮胡同广场、阿里山广场、阳平会馆广场及后街街巷步道等,聊城特色小吃、非遗文创、名优特产、中医药产品会持续满足广大北京市民、游客的视觉和味蕾。

本次活动,并非一次简单的特产展销,而是聊城从“区域深耕”到“进京赶考”的战略跃升,意在借助前门这一国家级文旅消费地标日均超十万客流的巨大辐射力与品牌影响力,实现与首都高端消费市场、优质产业资源的“面对面”深度对话。
该活动由国管局驻京办事处与综合管理司指导,山东省驻京办事处、聊城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聊城市委宣传部、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聊城市农业农村局、聊城市商务局、聊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聊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中共临清市委、临清市人民政府承办,首都会展(集团)有限公司、京联荣通(北京)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北京乾门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山东清逸文化有限公司协办。此次活动既是聊城服务国家扩内需、促消费战略的务实之举,也是其深化拓展服务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的“关键落子”,更全方位凸显了聊城在文商农旅等多维度融合发展中积蓄的坚实底气与无限魅力……
通过此次活动,聊城这座文脉流动又现代开放的城市,将要实现的,远不止于八天的展示与销售,它旨在搭建一座坚实的桥梁,实现从“一时引流”到“长期共赢”的战略跨越。
它是一封精致的“邀请函”,以最直观、最生动的方式,邀请北京市民前来聊城,亲身体验水城的秀美风光,品味地道的运河美食,感受深厚的文化底蕴。
它更是一份郑重的“合作书”,向北京乃至全国的企业家、投资者发出诚挚的呼吁,欢迎大家到聊城考察优越的营商环境、丰富的物产资源、蓬勃的产业发展态势,在诸多领域播下合作的种子。
驻京机构美食联盟副会长兼秘书长范军表示,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内,组织各省市驻京办积极参与,协调活动相关方积极配合,实属不易,提振消费,汇聚人气,让曾经一度冷清的前门后街再次焕发活力。临清是山东聊城的一个县级城市,作为运河黄河交汇之处,南北饮食在此融合,有南方的糖水、熏鸽,北方的包子、面条……最有名的“八大碗”,承载着南北交融的饮食文化。临清的早餐比较特别,有“90天早餐不重样”“108道汤”饮食文化自信。
如何更好突出地方美食,做到差异化?范军表示,首先是做好选品,供应链要有保障;其次是品质,351个省市驻京办和办事处严格把控原材料品质;再次是价格,在各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美食的价格比较亲民,本次活动目的促消费,为在京人士带来好的美食体验。另外一个是故事的挖掘,比如掼蛋等一些非遗小吃,背后有哪些故事。每道食品都有不同味道和文化内涵。通过“美食+”,以地方美食促进当地文旅消费,进而带动产业发展。“一座美食带火一座城”这种说法不无道理。
范军透露,接下来,“中华美食荟”要到各区巡展,进一步到全国各地巡展。从各地选上来的美食的食材正宗、价格亲民很快得到百姓的亲睐。驻京机构美食联盟为各省市驻京办提供服务,“我们的美食来自全国,也要走向全国,反哺全国。不仅北京市民受益,也让全国人民受益,为提振景区消费注入新活力。”
责任编辑:杨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