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报现场 正文

山西:卫生健康事业迈入高质量发展

2021-09-01 17:56 中国发展网
山西 卫生健康

摘要:一是医疗卫生体系提质扩容,全省健康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健全完善, 相继启动实施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百千万人才工程、“136”兴医工程、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和中医药强省战略,10个领军临床专科新建院士工作站8个、卓越医学团队3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引进一流前沿技术160余项,受益患者达60余万人次。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崔志强报道 8月31日上午,山西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十一场发布会,也是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专场发布会。介绍山西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全省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成就有关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国务院卫生健康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力推进健康山西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全省卫生健康系统以党的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为指引,努力探索卫生健康改革发展山西路径,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和健康水平显著提升,全省卫生健康事业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一是医疗卫生体系提质扩容,全省健康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健全完善, 相继启动实施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百千万人才工程、“136”兴医工程、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和中医药强省战略,10个领军临床专科新建院士工作站8个、卓越医学团队3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引进一流前沿技术160余项,受益患者达60余万人次。成功申报并启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3个,占国家已批复项目总数的12%。中医药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健康服务业拓展、人才培养“三大工程”全面发力,4所三甲中医院跻身全国中医特色优势与科技影响力百强,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增至189个。启动实施“百千万卫生人才培养工程”“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项目”“四个一批”科技兴医创新计划和百名博士引进计划,5年,累计培训各类卫生技术人员、住院医师和全科医师25万余人次,柔性引进院士专家30名。持续推进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全省每千人口床位和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由20124.58张、2.42人增加至6.4张、3.12人,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稳步提升。

二是深化医改持续发力,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效缓解。在全国率先实施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117个县级医疗集团全部实行“六统一”管理,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的“山西路径”越走越宽广,全省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均等化、同质化、一体化的卫生健康服务。在太原、大同、运城建立3个国家级城市医联体试点。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和医用耗材加成,206种药品、27种低值耗材和6种高值耗材纳入集中带量采购,全省人民群众享受到越来越多的改革成果和红利。扎实推进健康扶贫工程,深入实施“三保险三救助”“双签约”和“一站式结算”等健康扶贫政策,大病救治病种扩大到37种,救治大病贫困群众34.83万人次,贫困人口综合报销比例达90%左右,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创造了良好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农村居民签约率稳定在5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率达70%,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需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服务项目由10大类增加到30大类,人均补助标准由201225元提高到202179元,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由201336.5%降至202031.31%,城乡居民看病就医负担逐步减轻。我们着眼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大力提升“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全省93.7%的三级综合医院、69.7%的二级综合医院开设老年病科,89.6%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通老年人绿色通道,建立医养结合机构108所,在7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建立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153个,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138个。在43个县(区)、268所托育机构分别试点开展指导家庭科学照护婴幼儿、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工作,为全省群众提供贴心式的养老托育普惠服务。

三是健康山西行动蹄疾步稳,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升。启动实施健康中国·山西行动16项专项行动,广泛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三减三健”专项行动实现全覆盖。全面开展爱国卫生月、爱国卫生季活动,累计创建9个国家卫生城市、40个国家卫生县城、37个国家卫生乡镇。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14个、省级示范区29个,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地方病、尘肺病防治三年攻坚行动任务如期完成,5种地方病均以县为单位达到国家消除及控制标准。全省孕产妇死亡率从201315.97/10万下降到202010.6/10万(全国16.9/10万)、婴儿死亡率由7.57‰下降到4.18‰(全国5.4‰),人均预期寿命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医药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为防治各类疾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全面部署实施中医药强省战略,取得良好成效,人民群众看中医、用中药的便利性、获得感大幅提高。

山西省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副主任、一级巡视员、省疾控中心主任冯立忠介绍:一是战略布局,高位推进。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从战略高度布局,林武书记、蓝佛安省长多次对中医药工作作出指示批示,亲自谋划、亲自部署。吴伟副省长亲自带队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商工作、争取支持,并多次专题研究部署建设中医药强省工作。20203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实施方案》,制定了26条具体举措,从重点目标、工作任务、保障举措三个方面,为建设中医药强省指明了方向、确立了重点、提供了保障。20204月,成立了以省长为组长的建设中医药强省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省中医药事业改革发展。加大资金投入,确定每年建设中医药强省补助资金1亿元。先后启动实施了中医药医疗服务能力加强、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拓展、中医药人才培养、中药工业现代化、中药材生产和质量提升、中药资源保护利用、中医药科技创新等七大工程。全省中医药事业在完善政策机制、建设服务体系、加强人才培养、提升科技创新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二是发挥优势,打造品牌。山西省是中医药大省,中药材资源丰富,省内分布中药材品种达1788种。远志、连翘、黄芩和柴胡的年产量分别约占全国的70%50%40%25%2017年,我省评选公布了广誉远的龟龄集、定坤丹等20种“山西名药”(传统中成药),2020年,遴选出黄芪、党参、连翘、远志、黄芩、柴胡、苦参、酸枣仁、桃仁和山楂等药材,打造“十大晋药”品牌。我们积极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和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全省中药材种植覆盖全省90%的贫困县,贫困县中药材种植总面积占全省的70%左右。中药材已成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三是提升能力,服务人民。中医药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4所省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项目库。山西省中医院、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分别获批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增至189个。全省三级中医院达到15所,二甲中医院达到65所。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山西医院成功入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吕景山、王世民入选第二、第三届国医大师,王晞星、孙郁芝、贾六金入选首批全国名中医。李晶入选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教学名师”。于载畿、王学诗获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郝旭亮、贺文彬入选国家青年岐黄学者支持人选。评选出228名山西省名中医,市、县级名中医1000余人。建设国家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1个、中医药优势特色教育培训基地1个、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3个。在近3年全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年度能力水平测试中,始终位居全国前十位。中医药科学研究能力进一步增强。省中医院获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山西省中医院、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和长治市中医院等4所中医医院入选基于中医特色优势与科技影响力评价全国百强中医院。在新冠肺炎病例救治中,中医药发挥了重大作用,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零死亡作出了贡献。

责任编辑:吕娅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