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报现场 正文

连续18次水量调度确保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珠江流域压咸补淡都做了什么?

2022-03-29 15:17 中国发展网 成静
珠江流域 压咸补淡

摘要:2021年以来,珠江流域多地发生不同程度旱情,呈现“秋冬春连旱、旱上加咸”的局面。为了压咸补淡,珠江流域连续18次开展水量调度。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成静报道 咸潮是指河口地区潮汐携带盐水上溯入侵的水文现象。2021年以来,珠江流域多地发生不同程度旱情,呈现“秋冬春连旱、旱上加咸”的局面。为了压咸补淡,珠江流域连续18次开展水量调度。

据水利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刘志雨介绍,珠江口咸潮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水的咸度上。按照国家标准,如果水的含氯度超过了250毫克每升就不宜饮用。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是香港、澳门,本地水源有限,主要依赖于东江和西江。澳门、珠海、东莞、广州等地主要依赖河口区河道取水。当珠江口发生“旱上加咸”时,河口区河道取水口被咸水覆盖,导致难以取到淡水或者取淡几率急剧下降,直接影响到城乡居民生活供水的安全。因此,在此次珠江抗旱压咸保供水工作中,珠江委、广东水文部门实时开展咸情监测分析,每日对取水口的咸度超标时间开展滚动预报,为水厂抓住有利时机,及时避咸取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珠江委、广东省水利厅通过西江、北江、东江水库群的联合调度,确保了香港、澳门等粤港澳大湾区的供水安全。

“压咸补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当地供水系统创造取淡水的条件,保证供水安全。”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宝恩介绍说,采取的主要措施主要是在时间尺度上“前蓄后补”,在洪水期确保防汛安全前提下,利用上中游水库将水蓄到水库里,枯水期加大出库流量,增加河道径流,把咸潮压下去,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调丰补枯”作用。“当然,在实际工作当中既要防控蓄水阶段的防洪风险,汛期水不能蓄太满,还有防洪要求,又要能够准确研判可能发生的旱情和咸情发展;从时间尺度上要统筹全年,从空间尺度上要放眼全流域的水库群,从流域层面要兼顾到各方利益,实现各方共赢。”

实施压咸补淡的调度,面临着诸多难题和挑战。王宝恩将困难和挑战总结成三个方面:咸潮预测的难度、水情预测的难度以及综合调度的难度。

在咸情预报预测方面,西江磨刀门咸潮上溯成因复杂,且呈现加剧态势,东江三角洲咸潮预测预报基础研究薄弱。我们充分考虑水文气象变化,运用多种数学模型,进行了多时间尺度的综合预测预报,一方面结合下游取水口抢淡补淡需求,分析确定上游水库补水量、补水时间提供长尺度的支持。另一方面,结合潮汐规律,重点预报取水口含氯度,指导地方及时取淡。枯水期淡水资源非常珍贵,来的早浪费水,来的晚压不住,精确到小时,在咸潮上溯前几个小时,淡水资源占据制高点,把咸潮压下去。

在水情预测预报方面,枯水期降雨产流、汇流预报不确定性高。“我们滚动开展长、中、短期的雨水情预测预报,降雨前综合分析研判气象降雨情况;降雨过程当中,加强雨量实时监测与产汇流的滚动预报;降雨以后,对每一次来水预报对比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及时调整参数。”王宝恩说,我们预测预报工作的目标是延长预见期、提高精准度。

在水库群联合调度方面,每次实施调度前,水利部珠江委要加强与各省区流域、各行业相关沟通协调,在确保供水安全前提下,兼顾发电、航运等各方需求,并根据气象水文长、中、短期预报预测的成果,制定相应的整体预案,优化调度方案,实现了科学利用水资源,减缓水库消耗,确保了多方供应。

责任编辑:成静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