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报现场 正文

年均增长15.8%,金融业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2024-01-31 16:23 中国发展网 成静
北京城市副中心金融 京津冀十周年

摘要:金融业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成静从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主题宣传活动绿色发展专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14年至2023年,北京城市副中心金融业增加值从35.8亿元增长到156.1亿元,年均增长15.8%,高于全市5.8个百分点。2023年金融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29.8%,为国民经济行业中拉动力最强的行业。金融业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据北京市通州区金融办副主任李虹林介绍,2014年至2023年,北京城市副中心人民币存贷款规模从1755.2亿元增长到10939亿元,年均增长20.1%。全区已注册近460家各类金融企业,区内银行、保险、证券、公募基金等金融机构业态更加多元。城市副中心作为全球财富管理中心、全球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重要承载地,高端金融和总部功能加快集聚,已与二十余家金融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金融安全防线不断筑牢,金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我们深度参与北京自贸区方案、促进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全球财富管理中心建设意见、‘两区’绿色金融改革行动方案、银行保险业绿色金融建设指引等国家、北京市政策的起草修订工作,加大金融前瞻性谋划。2021年,我们与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发布促进城市副中心金融业发展若干措施,并在财富管理、绿色金融、金融科技细分领域深化创新,构建‘1+N’金融政策扶持体系,发布全球财富管理中心建设实施方案、支持REITs基金和S基金发展措施、金融支持绿色建筑指导意见、数字人民币试点细则、提升科创金融服务方案等一揽子产业政策,助力金融机构展业运营、创新发展。”李虹林表示。

另外,北京市通州区金融办紧紧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大局,以“财富管理、绿色金融、金融科技”为三大金融功能定位,实现与核心区错位发展,建设全球财富管理中心、全球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财富管理细分优势加快呈现。引入华夏理财、北银理财、招商信诺资管等境内外优质企业。服务华夏银行总行、邮储银行北分等项目落地建设。持续举办全球财富管理论坛等活动。绿色金融品牌全面彰显。北京绿交所承建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中美绿色基金、北创低碳基金等机构入驻,三峡新能源、华新绿源等绿色企业实现上市。驻区机构参与国家级绿色金融标准制定,落地一批全国、全市首创性业务。全区绿色信贷占比达16.6%,有效支持国家级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金融科技便企惠民加快推进。引进农银金科、中关村科金、工银科技北分等22家科技金融公司。有序推进法定数字货币试验区建设,开通数币钱包近45万户。

“十年来,副中心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始终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源。全区年度小微企业贷款已超1.4万笔,余额近300亿元。引入中投保、北投、首钢等产业金融板块,支持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截至年底各项贷款已超160亿元。开展‘大运金融行’‘融资纾困直通车’‘政务融资服务专区’等惠企服务活动。建立副中心与北交所上市服务基地,全区上市企业从2家增长到15家,有效带动产业链整体提升。”李虹林说。

责任编辑:成静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