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电网公司亮相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展示50余项数字化创新成果
摘要:“大瓦特”自2023年推出以来,已经覆盖了输电、变电、配电等多个领域,构建了智能巡检、智能客服、负荷预测等核心应用,推动了数字电网在多个业务领域的深度应用。
中国发展网讯 卓莹莹 记者皮泽红报道 2025年4月29日至30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举行。今年峰会的主题为“二十五载奋进路 数字中国谱新篇——数智引领高质量发展”,恰逢“数字中国”提出十周年和“数字福建”建设25周年。此次峰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福州市人民政府和相关单位承办。
作为电力行业的数字化先锋,南方电网公司携带50余项数字化成果亮相峰会,并设立专题展厅,展示了其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人工智能、数字电网和“四位一体”数字化成果方面的创新应用,生动展现了南方电网公司在推动数字中国建设中的积极实践。
数字电网助力高质量发展
在展区内,南方电网公司展示了多个数字化创新成果,其中“大瓦特”电力具身AI机器人吸引了大量观众的目光。作为一款集大模型、小模型与智能体于一体的开放人工智能模型体系,“大瓦特”不仅能够执行电力巡检,还能进行设备分合闸操作,更通过与观众互动,解答了如“电算协同”与“家庭用电节能”等问题。南方电网公司数字化部建设管理团队负责人张喜铭表示:“通过机器代人,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还有效保障了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
“大瓦特”自2023年推出以来,已经覆盖了输电、变电、配电等多个领域,构建了智能巡检、智能客服、负荷预测等核心应用,推动了数字电网在多个业务领域的深度应用。
工程智能监控与数字孪生电网
展区内还展出了南方电网公司应用数字孪生技术建设的物理与数字双重工程模型,吸引了众多专业观众驻足。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南方电网公司实现了对复杂电网工程项目的全方位智能监控,确保了工程进度可控、可视,推动了工程建设的精准实施。展区内,世界首个特高压多端直流工程——昆柳龙直流工程的数字孪生模型也成为展览亮点。
在运营管理方面,南方电网公司推出了“云景”数字化运营管控平台,该平台深度融合数字技术与企业运营管理,已成功实现了22个业务域的全面监控,为企业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持。
数字化赋能能源产业高效协同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能源产业的新型数据流通和资源共享。南方电网公司在展会现场展示了其打造的“南方能源行业可信数据空间”,这一创新平台旨在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通过汇聚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及跨行业数据,南方电网公司为能源数据的高效流通和跨域共享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与服务产品。
南方电网公司数字化部总经理龙云介绍,“可信数据空间”目前已经构建了16项规则机制,吸引了103家生态主体,汇聚了300多项数据资源,推动了能源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通过这一平台,南方电网公司正加速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并为数字电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持。
智能服务提升用户体验
在“南网在线”智慧营业厅展区,南方电网公司展示了其数字服务的创新成果,观众可以通过“刷脸办电”快速完成用电报装等业务。自2021年推出以来,南网在线平台的用户数已突破1亿,线上办电比例达到99%以上,极大提升了用户的办电效率。
同时,南方电网公司还通过智能客服系统与停电报障智能体,为用户提供了智能化、一体化的服务体验。尤其是在停电时,用户可以通过“数字停电地图”实时查看停电范围、原因及恢复时间,进一步提高了应急响应的透明度。
技术创新引领行业未来
展会现场,南方电网公司还展示了多项技术创新成果。包括全球首款电力系统智能仿真专业大模型“驭电”大模型及电力微型智能传感器“极目”系列,这些技术的研发极大推动了电力系统的优化与升级。
南方电网公司还展示了其独立研发的“电鸿”电力物联操作系统,作为国内首个跨品牌、跨设备类型的电力物联操作系统,它为电力设备的海量数据互联互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南方电网公司通过与众多企业的合作,成功实现了电网核心设备的全面适配。
此次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南方电网公司不仅展示了其在数字化转型中的最新成果,还展现了其在推动绿色低碳、智能电网、能源产业协同等领域的创新举措。南方电网公司将继续深化数字化建设,推动能源产业的高效协同与绿色发展。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