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报现场 正文

北京邮电大学人机交互与认知工程实验室主任刘伟:机器的“计算”与“算计”

2025-06-24 17:12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脑机接口 人机交互

摘要:机器不只是“计算”的工具,我们更致力于让机器学会“算计”人类的伦理温度与情感逻辑,赋予机器更多人性化的特质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讯   日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186期“经济每月谈”,会议主题为“‘人工智能+”的实践和前景”。北京邮电大学人机交互与认知工程实验室主任刘伟提出,机器不只是“计算”的工具,我们更致力于让机器学会“算计”人类的伦理温度与情感逻辑,赋予机器更多人性化的特质。18世纪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曾提出:我们能否从客观事实中推导出主观价值?这一问题在当今人工智能时代尤为关键。大型AI模型主要处理客观事实,而人类的主观价值,如道德、法律和伦理,却难以用数学模型精确表达。如何将二者有效结合,实现主客观融合,成为亟待解决的人机问题。

在人机交互领域研究中,刘伟提出了“计算+算计”“态势感知+势态知感”,发展“人-机-环境”系统智能网络等前沿组合概念。其中,“计算”,指基于数学模型、规则及统计概率,通过数学方法求解;“算计”,则涉及复杂、无序问题,依赖人类智慧与筹划。探索的这个生态系统涵盖人、机、环境、系统与智能等多个维度。“人-机-环境”系统的核心在于:人的“算计”处理模糊、价值判断问题,如伦理决策;机的“计算”高效执行确定性任务,如数据处理;环境则提供社会、自然等多元场景的融合平台。

脑机接口仅仅是人机交互领域的一个细分方向。人机交互可细分为两个层面:“脖子以下”的交互,主要聚焦于生理与物理层面的操作,像日常人们使用鼠标、键盘等,都属于这一范畴。“脖子以上”的交互被称为“人机混合智能”,脑机接口技术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人机混合智能的核心在于将人脑与电脑深度融合,这不仅涉及人与机器的简单结合,还与环境因素紧密交织。

责任编辑:杨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