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寿阳:项目建设多点突破 转型发展动能澎湃
摘要:重大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是贯穿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是城市发展的“活力源”。
中国发展网讯 赵志斌 记者郭建军报道 今年以来,寿阳县以产业类项目为重要抓手,全力以赴谋项目、引项目、抓项目,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动能培育齐头并进。今年上半年,寿阳县产业类项目谋划数量较去年提升29.1个百分点,开工数量较去年同期提升32个百分点,成功拉动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31亿元,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33%。这一组亮眼数据,彰显了寿阳县各部门各乡镇谋项目思路更清、引项目举措更实、抓项目成果更丰的喜人局面。
项目引领筑牢发展“压舱石”
重大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是贯穿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是城市发展的“活力源”。青银二广高速公路太原联络线项目作为山西省高速网的关键联络线,正加速推进。这条省内首条智慧高速公路,其智慧隧道监控中心通过人员定位、车辆监测、通风控制等智能系统,为施工安全与质量保驾护航。目前,东山1号隧道进尺已突破总工程量的50%,项目正式进入路面结构层施工阶段。建成后,将使平头镇正式融入“太原15分钟通勤圈、半小时经济圈”,为太晋一体化发展奠定坚实交通基础。
西洛镇常村的中正农业绿色生态产业园,以有机、绿色为产业轴线,不仅为1.5万多户业主提供从田间到餐桌的蔬菜直供服务,还将寿阳小米等特色农产品远销深圳等地,提升了寿阳农业品牌知名度。其民宿区也已基本建成,静待游客入住。
“老树新枝”与“新芽茁壮”并进
近年来,寿阳县通过产业链精准招商,推动特色产业向上下游拓展、向价值链高端升级,实现“老树发新枝”。山西强伟纸业有限公司在年产10万吨高档生活用纸一期工程6条生产线投产的基础上,二期工程4条生产线于今年2月开工建设,主体设备已基本采购完毕,力争年底投产,展现了传统产业通过创新驱动焕发的新生机。
与此同时,新兴动能加速培育。寿阳县正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为驱动,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凝聚高质量发展向“新”力。全县科学谋划了融和独立储能、固废综合循环利用零碳园等34个产业转型升级项目,总投资达213.85亿元,为转型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乡村振兴“颜值”“内涵”双提升
尹灵芝镇阳坡村作为百里廊带的燃爆点,不仅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还着力打造集亲子游玩、休闲观光、采摘垂钓、烧烤打卡于一体的农文旅产业村,总体建设进度已达90%,并通过签订管护责任书确保建设成果长效保持。
平舒乡投资200余万元改造闲置学校,打造综合性区域养老服务中心,预计9月底完成,将有效弥补周边养老基础设施不足。南燕竹镇孟家沟村兄弟牧业肉牛养殖场依托新建的产业路,肉牛存栏增至300余头,肉羊存栏达400余只,形成了种养结合的生态农牧业模式。景尚乡景苑生猪养殖项目主体工程已完成,预计9月生猪进场,年出栏育肥猪可达6000头。羊头崖乡下庄村岭东沟小组秸秆综合利用项目采用“企业主导+村集体入股”机制,已进入试生产阶段,完成成品1500余吨。依托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各乡镇将精准匹配市场需求,进一步提升就地转化、消化能力,走出一条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多方共赢的养殖产业“致富路”。
一个个项目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孕育着寿阳跨越赶超发展的新希望,也孕育着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从扩规裂变的老项目,到补链延链的新项目;从传统产业“焕发新机”,到新兴产业“拔节生长”,再到廊带建设“迭代升级”,寿阳县上下正以竞逐新质生产力的“冲锋号”,坚定“向高而攀、向新而行”的决心,以项目建设的“进”,撑起高质量发展的“稳”,奋力书写新时代加快转型发展的“寿阳答卷”。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