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报现场 正文

北海“十大举措”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2025-08-07 15:49 中国发展网 张敏捷、杜元午、余姝琳 本报记者龚成钰

摘要:改革举措实施半年来,全市新增企业3229户,同比增长10.02%;企业开办平均时长压缩至0.5个工作日以内,注销办结时限缩减60%。

中国发展网讯 张敏捷、杜元午、余姝琳 本报记者龚成钰报道 今年以来,北海市聚焦经营主体准入和退出等环节持续发力,以“智能化、简约化、便民化”为改革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出十项改革举措,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据统计,改革举措实施半年来,全市新增企业3229户,同比增长10.02%;企业开办平均时长压缩至0.5个工作日以内,注销办结时限缩减60%。

探索打造“AI+服务”体系

围绕企业开办和注销登记服务提质增效,创新推出AI客服智能导办服务和简易注销智能审批系统,通过数据共享与流程再造,实现全周期“零材料、零跑动、零等待”极简服务模式。一是搭建企业开办AI服务平台。通过人工智能赋能打造政务服务AI客服“珠小贝”,企业和群众可通过“珠小贝”快速查找企业开办所涉及的具体流程和所需材料,实现多角度政策解读、多语言咨询交互、一站式智能响应的导办需求,进一步提升企业开办效能。二是创新简易注销智能审批模式。在全区首创企业简易注销智能审批,研发广西首个企业简易注销智能平台,将过去的人工审核审批升级为无人工干预的“智能审批”,实现了经营主体“自主申请、智能审批、即时注销”的秒退模式,进一步提高经营主体退出便利度,有效破解“入市容易退市难”难题。该系统运行后,申请材料减少3份、办理环节减少2个、办理效率提高70%,办理时间缩短0.5天以上,实现企业注销全程零人工干预。

优化企业准入退出方式

一是推进内外资转化“一站式”服务。设立内外资转化专窗,提供“内外资转化”绿色通道,企业仅需提交一套材料即可同步完成股权变更、外资备案等手续。改革后,跨境贸易公司仅用半个工作日就能完成股权变更及外资备案,较原来缩短50%的办理时间。二是拓展企业“代位注销”覆盖范围。针对特殊情形下投资主体“缺位”“注销难”情形,根据不同情况分类制定处置措施,梳理制作申报模板、制式文本,组建“代位注销帮办员”工作团队,优化企业分支机构退出渠道,为企业提供精准化和个性化帮办代办服务。截至目前,已为22家存在历史遗留问题的企业分支机构顺利办理注销。三是推行实名核验“代理办”。分支机构办理登记业务时,需要核验隶属经营主体的主体资格的,隶属经营主体的法定业务代理人员可代表隶属经营主体进行人证一致性比对核验,也可委托律师、公证员或经公证员、律师见证委托其他人员代隶属经营主体进行人证一致性比对核验,进一步加强信息核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拓宽实名核验路径。四创新“授权办理+批量签署”模式。针对连锁企业分支机构的重复登记问题,通过简化实名认证、电子签名和电子营业执照下载等,企业总部仅需完成一次身份核验和权限授予,即可为全市分支机构集中办理设立、变更、备案等全链条登记业务,较传统模式减少重复操作步骤80%以上,大大节省制度性交易成本。

降低企业行政运营成本

一是创新“报备+托管”登记模式。针对产业园区、大型商超等产权清晰、集中管理场所,可由产权方(管理方)向登记机关申请经营主体住所(经营场所)权属报备,后续在该地址上申请登记注册的经营主体,只需提供入驻协议或者租赁合同等使用证明即可完成登记。改革后,登记材料缩减30%以上,为每户经营主体节省向产权方获取场地证明时间约2个工作日。二是推出“个转企”直接办、一次办模式。打破“先注销后登记”传统模式,推出“个转企”直接登记,将“个转企”信息同步推送到税务、社保、公积金等部门,实现营业执照、税务办理、公章刻制、银行预约开户等多事项的“一件事一次办”。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7户个体工商户成功转型为企业,企业通过“直接变更”模式,一次性办结营业执照、税务、社保等变更手续,原名称字号、食品经营许可证等手续得以延续,办事全流程效率提升60%以上。三是推行“退件即联”工作机制。对需要补正的申请材料作出退件决定的,安排工作人员“主动联系、精准指导、全程跟踪”,通过电话、短信或微信一次性告知申请人补正内容,避免“模糊退件”“重复跑腿”,提高一次性补正成功率。改革后,申请人可在工作人员全程跟踪指导下,2小时内完成补正并办结业务,退件补正一次性通过率从65%提升至90%。四是推行“同股不同权”备案改革。实行企业在公司章程中自主约定表决权差异,在普通股份之外,设置拥有大于普通股份表决权数量的特别表决权股份,有利于企业创始人对企业的控制权,助力创始人和投资者更好分配企业权益。

责任编辑:刘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