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报现场 正文

“铁牛”变“金牛” 念好黑土“致富经”

2025-08-13 13:46 中国发展网 秦薏颜 王荻 记者林强

摘要:这“省”字背后,曾是建平村1.87万亩黑土地的春耕之痛。“去年春播遇连雨,外村机器进不来,急得我在村头转了三天!”林少平记忆深刻。在东北黑土地,错过短短几天播种期,收成就要大打折扣。

中国发展网讯 秦薏颜 王荻 记者林强报道 初秋的宝清县七星河乡建平村,稻浪翻涌,玉米垂穗,丰收在望。村农机库内,三抹亮眼的“建行红”农机静待农忙。村支书林少平拉着建设银行宝清支行行长刘智,指着机器乐呵呵地算账:“往年雇外村机器,每亩多掏30块!今年用上咱自己的‘铁牛’,光整地就省出两头猪钱!”

这“省”字背后,曾是建平村1.87万亩黑土地的春耕之痛。“去年春播遇连雨,外村机器进不来,急得我在村头转了三天!”林少平记忆深刻。在东北黑土地,错过短短几天播种期,收成就要大打折扣。

建行解困:15天送来“及时雨”

作为帮扶干部,建设银行宝清支行行长刘智在走访建平村时,一眼看穿了这“农机荒”。与村“两委”反复沟通并实地征询村民意见后,迅速向上级申报采购农机项目,资金一到,短短15天,价值30万元的三台崭新农机便驶入建平村。这是建行响应双鸭山市“百局百企联百村”行动的关键落子。

“建行红”深耕:精度100%,增收有门道

新农机成了“明星”。“这台宝贝行距可调,播种精度近100%,省种子、效率高,十里八乡独一份!”林少平如数家珍。统一调度下,播种成本大降,田间管理提质。

更关键的是“活”机制:农机归村集体,采用“保底收益+优先脱贫户免费+对外发包”模式。按每日作业200亩算,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4.5万元以上,“铁牛”变“金牛”。

服务接力:抗旱回访心连心

今夏旱情抬头,建设银行宝清支行“张富清金融服务队”再次入村,既送抗旱支持,也看“铁牛”状态。看着高效运转的“建行红”和引水保田的村民,宝清县七星河乡党委书记张林感慨:“建行的帮扶解了真难题,乡亲们定会用勤劳回馈这份心意。”

黑土地上,“建行红”农机轰鸣不息。它们播下的不仅是种子,更是省下的成本、集体的收益和建行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希望。

责任编辑:刘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