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血压慢病管理,汉王科技重新定义血压计行业逻辑
摘要:根据京东健康医疗器械健康监测数据显示,血压计行业正呈现“院内器械家用化,家用器械线上化”的趋势。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杜壮
高血压患者可以在家中用汉王柯氏音电子血压计完成测量,数据同步上传至App,AI(人工智能)健康助手自动生成周度趋势报告并标注异常波动——这一幕日常场景,正在改写传统医疗的“时空规则”。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指出探索推广人人可享的高水平居民健康助手,有序推动人工智能在辅助诊疗、健康管理、医保服务等场景的应用,大幅提高基层医疗健康服务能力和效率。
从依赖医生经验的诊断模式到以数据为核心的精准管理,从单一设备的功能局限到覆盖“测量-分析-干预”的全链条服务,人工智能正以不可逆转的态势,推动医疗健康领域从“经验医学”向“数据医学”跨越,从“诊室场景”向“家庭场景”延伸。
近日,一场以“清汞行动”为主题的柯氏音电子血压计捐赠活动暨新品发布会引发行业关注。汉王科技在此次活动中,向全国多家医疗机构捐赠了柯氏音电子血压计,还发布了多款新品,其中KSY3610以259元的起售价打破了高端血压监测设备的价格壁垒,标志着柯氏音电子血压计正式步入两百元时代。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2%,患者总数已达2.7亿人,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其中35-44岁人群的高血压增长率高达74%。而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因之一。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到2025年要实现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不低于70%。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教授王增武指出,血压测量的准确性是高血压诊断、治疗和管理的根本。设备不精准会造成误诊与漏诊,直接影响疾病控制率。借助精准智能的测量仪器,将血压监测融入日常生活,结合AI技术提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的关键路径。
根据京东健康医疗器械健康监测数据显示,血压计行业正呈现“院内器械家用化,家用器械线上化”的趋势。2022年-2025年,京东血压计行业复合增速约18.6%,其中带有房颤筛查和心电监测的产品以及柯氏音电子血压计产品特别受中青年消费者青睐。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高血压科主任刘靖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推动了高血压管理模式变革,实现了从“患者点对点就诊”到“全时空连接”。用户居家测量的血压数据通过互联网上传后,需依赖AI技术进行数据检测、去噪、去伪存真,才能为后续分析提供可靠基础。
“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设备改造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其精准性和基于大数据的升级将使产品具有竞争优势,超越传统医疗公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汉王科技董事、副总裁刘秋童表示,目前,医疗设备正趋向AI化,例如动态血糖测量、指尖血糖测量设备,需通过标注和学习机制确保数据精准,未来血压监测也将朝此方向发展。
汉王大健康产品经理唐瑜介绍,基于AI智能技术赋能,汉王柯氏音电子血压计可提供覆盖测量、记录、分析、咨询的全流程血压管理服务,通过将每次测量数据实时同步至手机端,清晰直观展示血压变化,并可按周/月生成血压报告分析,综合了解血压健康状况,同时为就医诊断提供持续可靠的数据支撑,为用户提供一体化健康管理体验。
谈及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生的关系,刘靖告诉记者,目前AI更多承担文书性、基础性工作,是医疗服务的重要辅助工具,还无法完全取代医生。医生的诊疗活动涉及复杂思维与经验积累,例如心电图异常节律判断、疾病综合诊疗决策等,仍需专业医生甄别与把控。
责任编辑: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