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管道交出今年上半年“京”彩答卷
“今年以来,公司党委紧跟集团党组步伐,锚定‘走在前列、争当标杆’总目标,团结带领广大干部员工干字当头、感恩奋进、创新驱动、党建赋能‘六项工程’,取得好于预期的优异成绩。”8月15日,国家管网集团北京管道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唐善华在2025年业务发展和管理提升研讨会暨年中工作会上,用这句话总结了公司上半年奋斗历程。
从他的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北京管道公司各项生产运营和建设业务始终保持喜人态势,安全生产平稳有序,数智转型全面提速,改革攻坚成效显著,多项业绩指标位居集团前列,获评国资委“双百企业”“标杆”企业称号,用高质量发展交出了一份“京”彩答卷。
安全防线:不断夯实,确保生产“生命线”
“安全是1,其他是0。没有安全,一切归零。”反映出北京管道公司对安全生产的极致追求。
今年上半年,北京管道公司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抓手,开展了一场“地毯式”的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累计消减隐患420余项,相当于为陕京管道系统做了一次“全身检查”。从环焊缝质量缺陷到第三方施工风险,从承包商作业管理到极端天气应对,公司以“零容忍”的态度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在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上,公司创新采用“桌面推演+双盲实战”模式,让员工在“真刀真枪”的演练中提升应急技能。今年主汛期期间,面对暴雨侵袭,公司干部员工坚守一线,同步加强管道巡检,确保了天然气安全平稳高效供应。
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应急演练频次同比增加50%,员工安全履职能力考核通过率达100%。通过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管道周边地质变化,结合大数据分析预判风险,公司正从“被动防御”向“主动防控”转型。
经营业绩:开拓奋进,激荡市场“新活力”
经营是企业发展的“牛鼻子”,必须牢牢抓住。今年以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北京管道公司聚焦上下载项目攻坚、新产品市场推广、相关业务拓展三大效益增长极,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多项主营业务业绩指标整体位居集团公司前列。
在上下载项目建设方面,靖边陕燃扩容改造、张家口等项目按期完工,如同为天然气输送打通了“高速通道”。以张家口项目为例,该项目通过优化工艺流程,使单日处理能力提升30%,有效缓解了京津冀地区用气紧张局面,公司上半年新增气量完成集团公司年度考核目标。
与此同时,新产品推广同样可圈可点,“管网通”“借存气”等创新产品销量达1.28亿立方米,科技成果转化与招标代理业务增收1500万元,38个提质增效项目累计创效1.72亿元,超额完成目标。“经营工作就像‘滚雪球’,既要找准方向,又要持续发力,才能越滚越大。”北京管道公司总经理朱汪友形象地比喻。
在服务中小托运商方面,公司通过优化流程、降低门槛,托运商增至126家,依托“全国一张网”优势,优化管输路径,让利上下游企业,五年来累计为社会节约用能成本 21 亿元。一位河北托运商负责人感慨:“北京管道的‘管家式’服务,让我们真正享受到了国家管网改革开放的红利。”
运维优化:数智为翼,开启高效“新引擎”
“数智化是运维优化的‘金钥匙’。”上半年,北京管道公司全力推进生产运维数字化管控平台建设,生产监视与应急指挥中心“六大功能”“十大场景”持续完善,密云智慧示范作业区加速落地,陕京四线智能示范工厂项目通过验收评审,如同为管道运维装上了“智慧大脑”。
在设备升级方面,公司实施压缩机组优化工程,提升预防性维保标准,生产异常事件大幅减少。以密云作业区为例,通过引入智能诊断系统,设备故障率同比下降40%,维保成本降低15%。同时,推广多源数据防腐智能管理、机器视觉风险识别等新技术,努力打造管道管理“新范式”。
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单位能耗同比下降8%,维保成本降低12%,数智化转型的“红利”正在加速释放。
管理改革:破旧立新,激发内生“新动力”
“改革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必须敢于动真碰硬。”上半年,北京管道公司深入推进管理改革,制定“3+1+N”专项方案,持续深化“双百企业”改革,在完善治理结构、规范董事会运作等方面取得突破,成为国家管网集团唯一一家获国资委“双百企业”“标杆”称号的单位。在国资委2024年度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考核中,北京管道在“中央企业深化子企业董事会建设”子项中助力集团公司获得满分。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京才”计划实施六大特色工程,4名青年干部通过“旭航”计划跨岗锻炼,6名技术骨干参与“跨企业联合培养”。公司首次选聘4名“技术主官”,常态化举办“百问不倒”竞赛,技术技能人员参赛率超50%。一位参与竞赛的员工表示:“这种‘以赛代训’的方式,让我们在实战中快速成长。”
重点项目:攻坚克难,培育发展“新动能”
重点项目是发展的“压舱石”,必须全力推进。今年上半年,北京管道公司充分发挥项目协调机制作用,推动相关项目获批集团“一类培育型战略类项目”,5项国标进展顺利,为公司在新能源领域抢占先机。同时,通过“挂图作战”“专班推进”等机制,大同支线等项目稳步推进,为公司长远发展注入新动能。
以雄安新区天然气供应专线为例,北京管道公司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加快项目前期工作,项目获国家管网集团批复、河北省发改委核准,建成后将有效保障雄安新区清洁能源需求,助力这座城市的“千年大计”建设。
“这些项目就像一颗颗‘种子’,未来必将长成参天大树。”北京管道项目管理中心负责人充满信心地说。
作风建设:真抓实改,凝聚发展“向心力”
作风建设是企业发展的保障。公司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一体推进“学查改”,两级党委开展中心组学习、读书班、警示教育等活动160余次,查摆“四风”和“违规吃喝”问题255项,集中整治115项。
“同时,公司突出抓好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开展问卷调研、开通减负热线、制定任务大表,坚持会议、文件‘余额’管理。”北京管道公司纪委书记侯成钢介绍道。公司广泛听取基层意见,为一线干部员工提高体检费用标准、增加休假费用核销次数,推动学习教育取得扎实成效。
企业形象:声名远播,彰显央企“新担当”
“企业形象是‘无形资产’,必须用心经营。”上半年,北京管道公司一线员工抗洪保供、飞身救火等故事频登央视等主流媒体,点击量破“5000万+”。反映北京管道30多年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一键启站,智能运行”科技成果的科普视频,成为国家管网集团首个在中国科学技术馆展播轮映的作品,获得社会广泛关注和点赞。
同时,公司构建企媒联建新模式,与《国企》《中国石油石化》杂志社联合建设“企媒融合发展基地”,对外宣传实现量、质、效全面提升,讲好了陕京故事,传播了管网声音,树立了企业品牌和良好形象,提升了企业美誉度。
擘画蓝图:砥砺前行,续写陕京“新华章”
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的历史节点上,北京管道公司明确下一步三大攻坚方向:一是天然气业务加快发展、做强做优;二是战新业务取得突破、有所作为;三是数智化转型升级、融合赋能。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正如唐善华所言:“我们要以‘空杯心态’再出发,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砥砺前行,奋发有为,书写属于新时代陕京管道人的‘管网答卷’!”这份答卷,必将以实干为墨、以创新为笔,绘就一幅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画卷。(供稿\蒋万全 于铃人)(新京报)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时,如果您在中国发展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