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星,与优秀同行:揭秘一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运营之道
在粤港澳大湾区蓬勃发展的创新浪潮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已成为一批高潜力科技企业的首发站与加速器。它不仅仅提供空间,更提供方向、资源与陪伴。
龙华区科技企业孵化器于2012年10月正式落户银星科技大厦,多年来不断夯实自身建设,围绕政策服务、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运营、孵化链条建设和人才引进等方面,持续开展深度运营服务,于2016年被评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已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服务基础和实力,搭建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一体化的科技企业孵化链条,集聚了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区域产业发展。
专业服务赋能:让政策与企业精准匹配
银星始终以企业需求为核心,构建了"招商-物业-运营"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贴近企业,实时掌握入园企业动态,深入调研企业需求,建立企业档案,同时通过精准企业"画像",实现政策服务的量身定制——
政策精准推送:及时解读最新政策,提供申报辅导以及政务链接服务。
创业资源嫁接:对接创投、人才等资源,组织融资路演、技术洽谈会、企业管理培训。
政企联动创新:区政务服务分厅、惠企服务站入驻园区,简政便民,助力企业快速发展。
平台构建:打造技术创新"强支撑"
银星聚焦生命健康与电子信息产业,以创新驱动发展,在孵化深度上构建专业化孵化载体,打造了多个专业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全方位技术支持:引进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国家分子药物创新中心、深圳市转化医学研究院、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全产业链平台等,组成企业各阶段需要的专业平台。
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解决生物医疗企业设备难题,降低运营成本。目前共享平台已入驻112家顶尖机构、企业与高校,仪器设备总数276套。
第三方检测服务:引进广电计量、CVC威凯等机构,实现园区“零距离”检测。
为更深入服务入孵企业,园区借助外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开展科技项目申报代理、财务会计、法律顾问、融资等方面服务。目前,园区已引进30家第三方服务合作机构,全年服务超2000人次,服务企业400余家,提供投融资对接咨询近200次,政策咨询350余次。
孵化体系:构建全链条企业成长生态
近年来,银星不断完善孵化器体系,探索建立"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一体化的科技企业孵化链条,三个环节有效衔接,激发企业科技创新活力——
产学研合作:推动与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等机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产业链服务:搭建技术、资本等精准敏捷的产业链服务平台,通过"走进企业"、"圈层交流"等活动促进企业间合作。
资本对接:整合各类投资机构,帮助企业打通资本通道,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经过多年努力,银星已引进包含多名院士在内的高层次人才150余人,海外归国留学人员200余人,累计服务入孵企业400余家,孵化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了一批优秀企业家。其中一批科技含量高、产品市场优势明显、经济效益显著的企业经孵化后实现快速成长,部分已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坚力量。
作为连续四年获评国家级优秀(A类)的科技企业孵化器,银星将继续提升服务品质,完善孵化体系,在助力企业产业升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更好营造区域创新生态环境,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贡献更多力量。(咸宁新闻网)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时,如果您在中国发展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