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上市了携手南京公证处首推“开镰米”预售活动: 2025年名文大米要“贴上封条”卖
9月23日,南京公证处、米上市了、名文大米在南京公证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首次推出“开镰米”预售活动。江苏法德东恒律师事务所将为本次活动提供全程法律支持与保障。
9月23日,秋分,也是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意在调动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名文大米创始人邵名文在南京市浦口区种田已经30年,种植亩数超过万亩,是远近闻名的水稻种植专家,也是南京市人大代表。他说现在时代变了,不是蒙头钻进地里把田种好就行了,稻强米弱,一直是困扰很多优秀种粮大户的难题,米香也怕巷子深,种植技术要创新,品牌营销更要创新。“如果再不改变,种田人的出路只会越来越窄”,他坚持:想卖好大米,品牌营销要想新办法、要走新路子。
南京公证处是江苏省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公证机构,此次联农助农行动是公证活动场景的重要创新,走近农民,走进田里,走进生产一线,为农民和农业赋上公证的能量。“开镰”是庄稼成熟后第一镰收割的传统叫法,一直是中国民间的农耕传统,寓含着庄稼开启丰收、五谷丰登的喜庆寓意,“开镰米”是每年水稻成熟后的“第一口鲜”。南京公证处将委派公证人员对今年名文大米“开镰米”的收割、烘干、脱粒、封装的过程办理溯源保全证据公证,为“开镰米”证明,每一盒开镰米都将贴上公证封条,消费者可以扫描封条上的二维码查看大米收割、加工的所有过程,让消费者真正看得见、看得真、吃的鲜。
南京是典型的鱼米之乡,和东北大米、苏北大米相比,从耕地面积上,是“六山三水一分田”的地形,水稻种植面积也仅有130万亩,但地产大米注册品牌已经超过100个,水稻种植户超过1000多家,越来越多的水稻种植户开始建立自己的大米品牌,尝试走出卖稻谷、卖大包装米的传统经营方式,探索大米高端化、优质化、差异化的品牌之路势在必行。
南京向农科技有限公司线上平台——米上市了,作为本次“开镰米”预售的唯一平台,将同步开启预售通道。消费者通过微信小程序搜索“米上市了”,进入预售界面,可以自主选择包装风格、物流方式、更多权益等,“开镰米”限量6999盒。米上市了以“南方也有好大米”为企业经营口号,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产自鱼米之乡的南方优质大米,从每一粒米开始溯源到种植者,在种植、加工、生产所有环节推行实名责任制、种植者责任制,保证消费者吃到的每一粒米都可以追溯,让消费者真正吃上安全、健康、生态的“新米、鲜米、活米、现碾米”。
“大米”+“公证”+“开镰”+“预售选配”,是大米界的联名首创,是打破常规,向科技产品学习新时代下的营销推广模式,农民的大米也能“做出创意”,也要“营销发声”。大米要做品牌:首先让广大消费者“看得见”,那才能“尝一尝”,最后才能“留下来”。(咸宁新闻网)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时,如果您在中国发展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