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速递 正文

西洋诺威施贾启彬:“溯源、破局、谋远”的发展三部曲

2025-09-25 23:04 咸宁新闻网

三线建设时,前辈们凭着“为国铸盾”的劲头在深山里造出了石破天惊的奇迹;今天的西洋诺威施,要带着这份精神在田野上闯出新路。西洋诺威施集团掌舵人贾启彬指着一张泛黄的276铀浓缩厂老照片,指尖划过“西南三线建设《决定》原件影印件”的字样时,语气里满是对过往的敬畏与对未来的笃定。

1758768594389754.png

作为深耕农业领域25年的企业家,贾启彬的职业生涯始终与西洋诺威施的命运紧密相连。从接手濒临困境的老厂到引领复合肥技术革新,从应对行业寒冬到布局农业服务生态,贾启彬将三线建设的“死磕”基因与东北企业家的务实精神,编织成西洋诺威施的发展脉络。用“溯源、破局、谋远”的三步棋,走出了一条农业实业的突围之路。

溯源:三线基因与东北魄力的精神传承

提及西洋诺威施的精神源头,276铀浓缩厂那张泛黄的老照片,不仅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更是企业发展的精神图腾。

1758768657137612.png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南三线建设的浪潮中,276铀浓缩厂在贵州群山中拔地而起。彼时,物资匮乏、环境艰苦,没有先进的设备,前辈们就靠双手攻坚。正是在这样的困境中,他们铸就了“面对困难不服输”的工业脊梁。“这份精神,不是尘封在历史里的故事,而是深深融入西洋诺威施发展血脉的基因。”贾启彬谈及企业精神源头时,特意点出了这份基因的核心,三线建设的奉献与死磕,正是西洋诺威施精神的根与魂。

1999年,东北企业家周福仁带着“让农民笑着记住我们”的初心,以9亿元投资兼并老厂,次年便创下100万吨复合肥项目“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的奇迹,刷新贵州民营企业单体投资纪录,被媒体称为“西部大开发第一人”。

进入21世纪初,西洋诺威施对三线精神的践行,开始从“敢干”向“善干”升级,在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上走出了行业先河。2002年,当多数化肥企业还依赖传统渠道销售、缺乏品牌意识时,西洋诺威施打破行业惯例,邀请赵本山代言并登陆央视。

2003年,西洋诺威施与袁隆平院士合作研发水稻专用肥,并推出拥有自主专利的硅钙钾镁肥,更是将三线“精益求精”的技术精神推向了新高度。袁隆平院士“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肥料”的评价,成了西洋诺威施“与国同耕”的精神图腾。

在贾启彬看来,西洋诺威施的精神传承,从来不是对历史的简单复刻,而是“三线基因与东北魄力的基因重组”。东北企业家的“闯劲”,让企业敢于打破常规、开拓新局;三线人的“韧劲”,让企业在面对困难时能沉下心来、死磕到底。

破局:八年死磕与技术突围的转型之战

2014年的农资行业调整期,成了检验西洋诺威施精神成色的试金石。“历史遗留责任、资金链压力、转型未知风险。” 贾启彬回忆当时的困境,团队中的声音此起彼伏。但三线建设没有退缩二字的基因最终占了上风,他带领团队选择了最难的路 --重组变革与技术攻坚并行。

这场变革的核心,是“守住西洋诺威施的魂,闯出新的路”。贾启彬牵头搭建新团队,在“情与理”间找到平衡,让重组平稳落地。

关键的突破,在于瞄准行业痛点的技术攻坚。当时水肥一体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向,但水溶肥价格高、普通复合肥难滴灌的瓶颈,让多数农户望而却步。“能不能让普通复合肥也能滴灌,还达到水溶肥效果?” 贾启彬带着这个问题,组建团队开启针状肥研发之路。

“这条路上没有捷径,靠的就是死磕。”贾启彬介绍,研发团队8年里投入1.5亿元,经历3000多次实验,终于攻克“低温度、低能耗、零排放”的工艺难题。2021 年,上海化工院鉴定该工艺为“低能耗、绿色低碳生产工艺”,针状肥不仅具备“超水溶、高匀融、全品类”的特质,还能实现数字化管理与智能化控制,重新定义了复合肥的发展方向。

在新疆棉田的试验田里,数据印证了这份“死磕”的价值:使用针状肥的棉田,棉桃数最高增长25%,茎粗增长9.15%;河南水稻试验田更实现亩产增长9%,粒重提升4.09%。“它不是简单的外观变化,是三线精神与西洋诺威施的融合结晶。”贾启彬说,如今针状肥已形成60万吨产能,既解决了农户“用肥贵、用肥难”的问题,也为行业提供了“水肥一体化”的低成本解决方案。

谋远:生态构建与青春接力的未来布局

“2025年的西洋诺威施,要做专而强的健康企业。”贾启彬对未来规划清晰而务实。围绕“技术深耕”与“生态构建”展开立体布局。

在技术层面,西洋诺威施已构建起全球化创新网络。联合以色列IBG集团成立研发实验室,与上海化工院共建研发中心,与贵州大学、四川大学展等开战略合作。针对不同区域土壤特性的个性化测土配方肥,已在新疆、河南万亩良田实现“精准滴灌”,既节肥节水又提升品质,践行着“农民用得起的好技术”承诺。

机制创新同样关键。贾启彬推动成立西洋诺威施集团,搭建“创客平台”生态。诺威施聚焦核心产品、世沃威深耕生态农业、外贸板块拓展国际市场、微工厂布局区域服务,每个板块都是“独立战斗单元”。“我们不是在做公司,是在做农业服务生态。”贾启彬的这句话,道出了组织变革的深层逻辑。

服务端的青春力量更显生机。一支平均年龄25岁的服务团队,70%具备专业农化能力,累计服务客户超200家,开展农技推广会2000余场,走访乡镇超10万个、农户200余万户。“欢乐农资人”平台正吸引更多 90 后、00 后投身农业,呼应着乡村振兴的人才需求。

如今,西洋诺威施的“针状肥微工厂”计划已在多省落地,目标是“每一个省都有针状肥微工厂”,实现为农业定制化施肥、精准施肥赋能。

风拂稻浪,岁月流金。贾启彬与西洋诺威施的“发展三部曲”,从来不是孤立的篇章:溯源是锚定方向的初心,破局是穿越荆棘的勇气,谋远是拥抱未来的笃定。而这三者交织成的,正是一代农业企业家“心有大我、行有大德”的精神坐标。以对土地的敬畏深耕产业,以对时代的担当开拓新局,让“与国同耕”的誓言,在每一寸丰收的土地上,写下更绵长的回响。(咸宁新闻网)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时,如果您在中国发展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