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发改委:政策宣讲会走进民营企业
摘要:大家表示,要坚定把握机遇,厚植家国情怀,弘扬津商文化、津商精神,在“十项行动”中勇担当,在“三新”中展作为,在“三量”中出实效,勇做天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在新征程上展现津商新风采、续写津商新辉煌。
中国发展网讯 李揽月 李亚柯 记者朱波报道 5月15日,天津市发改委联合津商联合会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政策宣讲会。天津市发改委民营经济处、投资处等8个处室的负责同志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案例,讲解政策、传递信心。参会的民营企业人士倍感振奋。大家表示,要坚定把握机遇,厚植家国情怀,弘扬津商文化、津商精神,在“十项行动”中勇担当,在“三新”中展作为,在“三量”中出实效,勇做天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在新征程上展现津商新风采、续写津商新辉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出台一系列鼓励和支持的重大举措。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5月20日,《民营经济促进法》将正式实施,这是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史上一件里程碑式大事,是全国亿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翘首以盼的好事,《促进法》将我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转化为神圣的法律,给民营企业提供良好的预期,凝聚全社会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共识,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让广大民营企业获得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提振发展信心、释放发展潜力。
天津市委、市政府始终将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先后两次召开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一如既往重视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用心用情助力民营企业成长。
当前,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持续稳定向好,投资兴业正逢其时、恰到好处,民营经济发展方兴未艾、未来可期。2024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6.5%,民间投资增长7.6%。今年一季度,规上民营企业工业增加值、民营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分别快于全市0.2个、5.7个百分点。
天津市发改委适时召开“走进津商 服务民企”政策宣讲会暨民营企业交流座谈会,向大家宣讲解读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就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具体要求。发改委相关处室向民营企业介绍天津市服务、推动民营企业的相关政策措施,旨在让津商企业家朋友们了解掌握好政策,积极利用发挥好政策,帮助企业实现持续、健康和高质量发展。
“市发展改革委是我市民营经济牵头、主责部门,是和大家在一个战壕共同奋战的战友。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积极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共创美好前景。”天津市发改委副主任刘涛在总结讲话时动情的说到。
一是持续加大统筹调度力度。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好全市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部署,完善全市民营经济统筹调度分析体系,建立好民营企业库和民营经济数据库,加强民营经济运行分析调度,加快推动编制《天津市民营经济促进条例》,推动全市民营经济持续向好发展。
二是协调解决问题,做好企业服务。持续召开民营企业调研座谈会,及时了解企业诉求。对投资存在问题困难的民营企业“一企一策”点对点帮扶解决项目堵点问题;对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加大服务保障力度,推动项目建设提档加速。同时,发改委将携手市级相关部门,聚焦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应用场景不足、企业安全感不强、拖欠企业账款、人才用工等问题,持续办好服务民营企业专项活动,解决更多民营企业难题和需求。
三是用好支持政策,释放政策红利。深化落实天津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17条”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29条”等措施,有效整合已有政策中关于市场准入、要素获取、促进创新、权益保护等各项举措,做好政策的兑现落实和评估。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帮助民营企业用足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等中央一揽子增量政策和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两重”建设,用好“两新”政策鼓励企业进行设备更新。充分发挥促进民间投资资金和要素保障工作机制作用,加强对民间投资项目用地用海、环评保障,组织重大项目开展融资对接,加大对民营企业金融支持力度。
四是密切联系国家部委,争取国家更多支持。进一步加强与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民营局沟通联系,夯实项目谋划储备,瞄准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等资金支持方向,围绕“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领域谋划更多项目,争取国家在申请地方专项债、中长期贷款等政策、资金、项目建设方面给予我市民营企业更多支持。
五是用好大会资源,加强推动民营企业对接合作。充分利用在天津市举办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合组织峰会等国家重要会议机遇,高水平利用好2025民洽会会平台,邀请更多国内外知名民营企业、投融资机构来津,组织全市民营企业深度参与,加强与龙头企业洽谈对接,推动更多民营企业合作成果落地。
六是创造开放应用场景,为民营企业提供投资机会。统筹谋划应用场景建设和开放应用,聚焦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两业”融合等领域挖掘一批场景资源,强化场景供给,加大跨部门跨区域协同研究发布重大场景力度。发挥投资促进协调机制作用,配合投促部门以产业项目为重点,结合企业需求开放投资场景,做好场景招商工作。
刘涛最后说,我们将持续报道民营企业家和全市民营经济优秀典型案例,加大对民营经济的宣传力度,充分释放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强烈信号,进一步增强企业投资天津、扎根天津的信心,为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营造浓厚社会氛围。(李揽月/摄)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