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投资缺口巨大背后存机遇
摘要: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居民日均消费时间仅43分钟,较2018年锐减37分钟,工作时长却增加30分钟。
6月20日,内蒙古博物院(新馆)开馆试运行,观众与馆内智能导览机器人互动。新华社
邵鹏璐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与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近日有机构研究揭示,相较历史趋势,我国服务业实际投资与潜在需求之间存在3.3万亿元缺口。这一数字背后,既是短期消费时间“腰斩”导致的供需错配,更是人口结构变迁与消费偏好转型的长期趋势使然。服务业投资空间的激活,关键或在于扭转“重生产、轻生活”的投资结构。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居民日均消费时间仅43分钟,较2018年锐减37分钟,工作时长却增加30分钟。居民消费时间减少,对依赖场景体验的服务消费形成影响。另一组数据印证了这一困境,2024年,我国人均商品性消费较历史趋势缺口为458元,而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较历史趋势的缺口高达2093元。
2024年下半年明显走低的生活性服务业投资,在今年大幅改善。数据显示,4月生活性服务投资增速高达10%以上,接近2017年来最高水平。服务业民间投资明显提速,增速高于整体。今年以来,服务业投资信心明显修复的背后,或是市场前景的逐步明朗化。
例如,家政服务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首次突破3亿人,我国人口老龄化尤其是失能老人的增加对家庭护理服务的需求快速增加;同时,我国现有约3000万名3岁以下婴幼儿,其看护需求亦不断攀升。当前,养老、育幼等领域家政服务需求正在持续释放,初步估算家政用工缺口超过2000万人,其中,具备专业技术知识的高素质家政服务人员短缺问题尤为突出。为此,近期人社部等6部门印发通知,决定自2025~2027年组织开展家政服务职业技能专项培训行动,每年培训150万人次,后续家政服务市场规模增长空间广阔。
同时,适老化改造延伸相关领域投资增长空间广阔。2019年底,国家出台针对人口老龄化的中长期规划。2024年以来,政策强调要扩大老年助餐服务,拓展旅游服务业态、推进适老化改造等。数据显示,2024年4月以来,住宿餐饮、文体娱、居民服务业投资增速均明显改善。但我国的适老住宅改造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涉及卫生、住宿餐饮、文体娱、居民服务等多个行业的协同投资亟待破局,“适老化”改造或加速推动服务业投资上行。
有机构预测,当我国迈入人均GDP两万美元阶段时,服务业投资占比有望从当前的6.9%升至11.6%,还将撬动3.7万亿元增量空间。可以看到,服务业投资不仅是短期稳增长的手段,更是开启经济“服务化”新周期的关键。
责任编辑:王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