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摘要:据了解,现场颁发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聘任证书,共有24名来自社会各界人士被委任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汕头市将通过开设营商环境曝光台,定期通报典型案例,强化警示震慑,引导党员干部转变思想、改进作风,并从现在开始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对多头执法、重复检查等行为进行智能预警监测。
中国发展网讯 鲁利韦 黄旭波 记者罗勉报道 6月30日,汕头市召开营商环境建设大会,将今年确定为“营商环境提升年”,提出《汕头市“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聚焦政务服务、综合成本和城市形象三大维度,提出11项重点任务共52项改革举措,力争将“汕头服务”打造成为新时代城市形象的“金字招牌”,让每位在汕创业者、企业家都能获得最佳体验和最好服务。
据了解,现场颁发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聘任证书,共有24名来自社会各界人士被委任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汕头市将通过开设营商环境曝光台,定期通报典型案例,强化警示震慑,引导党员干部转变思想、改进作风,并从现在开始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对多头执法、重复检查等行为进行智能预警监测。
《行动方案》找准企业发展困难的症结,围绕政务服务、企业环境、政治生态3个方面,开展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专项行动、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专项行动、营造清朗政治生态专项行动。针对行政审批不到位的问题,坚持“能取消的取消、能下放的下放、能秒批的秒批、能上网的上网”,逐步提升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秒报率、秒批率、全程网办率;针对投诉处理不彻底的问题,在9月底前将咨询类、意见建议类和投诉举报类事项的办理时限分别由5个工作日压减至在1个、2个和3个工作日内办结反馈;针对政策发布不及时的问题,将依托政务服务平台建立惠企政策统一发布机制,将政策事项“一键”发送至所有目标企业,实现惠企政策点对点“精准推送”,逐步实现政策“免申即享”,解决企业和群众申请政策“条件看不懂、材料一大堆、申报靠跑腿”等问题;针对经营成本仍高企的问题,将从用电、用水、用气、土地、融资等方面强化措施,促进融资需求100%对接。
汕头市委书记温湛滨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涛主持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项天保,市政协主席邱奕辉,市委副书记赖小卫等出席会议。
温湛滨指出,汕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视察汕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实际行动,将今年确定为“营商环境提升年”,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2023年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大会以来,政务服务水平有力提升,市场主体活力有效激发,要素供给能力不断增强,亲清政商关系持续优化,全市营商环境实现整体提升,连续4年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居粤东粤西粤北城市首位。但与先进地区和企业群众新期盼相比,我市营商环境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优化营商环境是汕头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迎头赶上的必然要求,是汕头加快融湾进程、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能级的迫切需要,是汕头激发发展活力、走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的关键举措,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定信心决心,切实增强优化营商环境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
温湛滨强调,要聚焦政务服务、综合成本和城市形象三大维度,勇于攻坚克难,将“汕头服务”打造成为新时代城市形象的“金字招牌”。要推动流程再造优服务,在深化“全流程”服务、加强“数字化”赋能、实施“精准化”监管上下功夫,用心用情服务好企业,着力打造“让企业群众更加可感可及”的政务服务。要推动要素改革降成本,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健全全要素保障体系,提升园区综合承载力,全力打好降本增效“组合拳”。要推动转变作风塑形象,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诚信守法的社会氛围、合作共赢的开放环境,全面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让汕头真正成为投资创业的热土、安居乐业的沃土。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最硬核”工作保障。要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责任清单,加强统筹协调,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确保实现“今年跟去年就是不一样”。要创新舆论引导机制,讲好优化营商环境的“汕头故事”,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建设者”的浓厚氛围。要完善考核问责体系,树立奖优罚劣的鲜明导向,坚决以“零容忍”态度追责问责破坏营商环境行为,每年通报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典型案例和十大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陈涛在主持会议时指出,要迅速抓好传达贯彻,以扎实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为抓手,切实提高行政审批速度、展现为企服务温度、校准执法监管尺度,真真正正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加快推动汕头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提供坚实支撑。
会上播放了营商环境专题教育片,赖小卫就《汕头市“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方案》作解读说明,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开至各区(县),汕头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同志,市有关单位及窗口单位,中直、省直驻汕有关单位及企业主要负责同志,市党代表、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市国有企业主要负责同志,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个体工商户代表,市行业协会、商会会长,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等参加会议。
责任编辑: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