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能源 正文

大庆石化:前三季度多项生产经营指标创佳绩

2025-10-28 15:45 中国发展网 樊金娇记者袁小峰

摘要:1至9月份,中国石油大庆石化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围绕优化生产运行、突破科技创新、深化提质增效三大核心方向精准发力,实现生产经营稳中有进,多项关键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

中国发展网讯 樊金娇 记者袁小峰报道  1至9月份,中国石油大庆石化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围绕优化生产运行、突破科技创新、深化提质增效三大核心方向精准发力,实现生产经营稳中有进,多项关键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

前三季度,大庆石化以“大平稳出大效益”为核心抓手,优化生产运行,实现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与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双轮驱动。其中,装置连续运行表现突出,截至10月26日,聚烯烃部全密度二装置连续运行达704天,突破469天历史纪录,成为行业内长周期运行标杆;高压二装置通过优化二次机运行参数、强化重点参数监控等特护管控措施,实现大机组连续运行394天。公司整体装置平稳率提升至99.976%,同比提高0.096%,为生产持续高效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产品产量方面同样亮点纷呈,统计显示,1至9月份,原油加工量、合成氨产量分别超年计划进度12.37万吨、1.83万吨,为炼油区满负荷加工、化肥区稳定供应提供有力支撑;此外,石蜡、化工MTBE产量均创历史最好水平,95号汽油同比增产8.05万吨,二、三季度累计生产-35号柴油8.35万吨,高效产品占比持续提升,产销协同更精准,有力契合市场需求变化。

科技创新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今年前9个月,大庆石化聚焦“技术突破”“新品培育”双向协同发力,研发投入达2.61亿元,同比增长2.45%,技术转化与产品创新成效同步凸显。技术攻关多点突破,乙烯一部裂解装置区QC小组攻克裂解气压缩机复水器在线清理难题,消除装置高负荷运行瓶颈;聚烯烃部优化聚合反应参数、升级造粒系统加热技术,解决高指数产品下料堵塞问题,减少过渡料损失0.62万吨;机动设备部推动设备智能化改造,扩大机泵、防腐等领域在线监测覆盖,设备预知性维修占比提升14.7%,降低故障检修率。

新产品培育增长新动能,1000吨/年超细旦腈纶特种长丝项目即将投产。项目投产后,既填补国内超细旦腈纶长丝产业化空白,更契合化纤产业高端化转型方向,可满足纺织行业对高品质纤维的需求。目前,大庆石化已提前推进市场推广,后续将逐步释放产能、拓展合作客户,为化纤板块打造新的增长极。

前三季度,各部门单位协同联动,从流程优化、成本压降、资源盘活等多维度推进提质增效,累计实施提质增效项目516项,实现增效2.89亿元,超额完成阶段性目标。优化增效成果显著,大庆石化优化产业链布局,丙烯链优先向丙烯腈、腈纶等高附加值产品方向延伸,碳四链则加快推进丁二烯供应保障与卸车设施改造,进一步提升顺丁橡胶产量。同时抓住蒙古国成品油缺口机遇,三季度组织边贸出口成品油1.16万吨,增效447.2万元。

降本增效成效扎实,大庆石化严控非生产性费用开支,推动未上市企业降低关联交易依赖,通过资产处置、外部创收提升盈利水平;通过“避峰就谷”用电、优化高温水送水温度等措施,节电1144万千瓦时、节蒸汽44万吨,减少水消耗95万吨;公用工程二部优化循环水温度控制、减少蒸汽直排,助力全方位降本体系持续优化。

责任编辑:王小义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