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配额是政府分配给企业、允许其在特定时期内可排放的温室气体的额度,是碳排放权的凭证和载体。
自去年年底,三门岛北扣村首期微电网投运,不到一年,这座“柴油岛”变身“零碳岛”;如今三门岛妈湾村第二期微电网工程竣工,广东首个100%新能源多能互补海岛微电网再次迎来“绿色”升级,为海岛供电树起“广东样板”。
“西安双彩虹刷屏的那一刻,我们知道所有的努力都值得。”陕西省大气环境办公室副主任陈雷谈及那次日晕奇观时,眼中满是欣慰。
惠州25-8项目DPPB平台依托区域整体规划,可实现钻修井、智能采油、油气水综合处理以及伴生气回收利用等多项功能。
由中国企业主导的风电项目,已在色雷斯建成四座风电场。年均发电量可覆盖3万余户家庭,减少的碳排放,相当于种下了36万棵树。
8月7日,由大唐汕头新能源有限公司建设的“盛唐一号”养殖平台在海巡船安全保障下,顺利抵达汕头大唐南澳勒门Ⅰ海上风电场水域,正式在汕头市海域落户安家。
“本次地质生态产品交易协议的签订,是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新路径。”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在签订仪式现场表示。
近两年来,大连在国内先后完成首单内贸船用生物燃料油、首单船用灰色氨燃料和首单绿色甲醇加注,此次绿色船用氨燃料的成功加注,使大连成为全球唯一一个同时具备生物燃料、绿色甲醇、LNG及绿色氨燃料等船用替代燃料加注能力的城市。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麻胜聪表示,浙江一体推进陆源污染治理、入海氮磷控制、流域生态保护,着力提升入海水质。“十四五”前4年,浙江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平均较“十三五”提高18.6个百分点。
针对未来产业对高碳材料利用的需求,开展了超变质无烟煤/煤系石墨资源评价,划分了全国煤系石墨成矿区带,首次发布能源行业规范《煤系石墨鉴定与质量评价导则》,出版《煤系石墨成矿机理与赋存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