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大湾区水安全保障面临的形势

2021-01-07 11:28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粤港澳大湾区

摘要:大湾区地处珠江流域下游,江海相连、水系贯通、河网密布,水问题十分复杂。加上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海平面上升,短历时强降雨、流域干旱、台风暴潮等极端天气的增加,以及人类活动引起的咸潮上溯、洪水归槽、污染加重、生态损害等影响,水安全保障任务繁重且艰巨。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成静综合报道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将大湾区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和国际一流湾区,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这对大湾区水安全保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大湾区地处珠江流域下游,江海相连、水系贯通、河网密布,水问题十分复杂。加上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海平面上升,短历时强降雨、流域干旱、台风暴潮等极端天气的增加,以及人类活动引起的咸潮上溯、洪水归槽、污染加重、生态损害等影响,水安全保障任务繁重且艰巨。

第一,水安全保障能力与建设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的要求不相适应。一是水资源节约水平和利用效率亟待提高。珠三角九市用水浪费现象仍较突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城乡供水抗风险保安全能力不足。城市供水水源以河道取水为主,当地水库调蓄能力和城市应急备用水源不足,存在季节性干旱、河口咸潮、水污染等风险。三是防洪减灾依然存在短板。防洪(潮)标准不高,上游洪水归槽加重大湾区防洪压力,临时蓄滞洪区启用难度大,三角洲河网区重要节点缺乏调控措施,流域防洪减灾预报预警与联防联控能力不足。

第二,水生态环境与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的要求不相适应。一是水环境污染问题仍然突出。广东省72%的废污水排放量集中在珠三角九市,处理能力和标准不高,雨污分流不完善,黑臭水体点多量大。二是内河涌水体交换不畅。珠江三角洲河涌水体流动缓慢,水动力不足,与外江水体交换能力弱。三是水生态损害问题突出。由于城市建设等人类活动影响,河湖空间被挤占,河口滩涂湿地减少,局部水生生境遭到侵占和破坏。四是水库蓝藻水华等富营养化现象时有发生。

第三,水治理管理体系和能力与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体制机制要求不相适应。一是法治体系不健全。对大湾区水安全保障有着重要作用的珠江水量调度缺乏法制保障。二是水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不足。粤港澳三地协同机制还需进一步深化,流域上下游、珠三角九市间、相关部门间协同协调有待进一步加强,水资源刚性约束机制尚未形成。三是水利工程运行和管理投入不足,“重建轻管”局面依然没有彻底改变。四是水利现代化水平不高。水利科技支撑能力、水利信息化水平等与水利现代化建设要求尚有差距。

在面临严峻挑战的同时,做好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保障也具有良好条件。大湾区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经济实力雄厚,创新要素集聚,为保障水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大湾区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较完整,香港、澳门与珠三角九市水利合作良好,为保障水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老百姓对水安全风险意识不断增强,对美好生态环境期待加大,为保障水安全提供了良好社会氛围。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