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铸辉煌 陇原腾跃开新局
——甘肃省“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摘要:增长的背后是稳健的速度。四年间,甘肃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速达到6.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自2022年以来,已连续14个季度增速跑赢全国,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和后劲。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 王 斌
“十四五”时期,是甘肃发展史上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甘肃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为统揽,攻坚克难,勇毅前行,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历史答卷。
在10月10日甘肃省举行的“决胜收官‘十四五’争先进位话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甘肃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丁巨胜表示,“十四五”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五年,甘肃通过不懈努力,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标志性成果和突破性变革,可概括为以下“九新”成就。
第一,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跃升。地区生产总值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指标。2021年,甘肃省地区生产总值历史性突破万亿元大关,跻身“万亿俱乐部”。到2024年,全省经济总量已达到1.3万亿元,四年间连续跨越4个千亿元台阶。
增长的背后是稳健的速度。四年间,甘肃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速达到6.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自2022年以来,已连续14个季度增速跑赢全国,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和后劲。
区域发展呈现多极支撑良好局面。2020年,甘肃省仅兰州市地区生产总值超千亿元。到2024年,庆阳市、酒泉市也相继跨过千亿元门槛。县域经济活力迸发,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00亿元的县区达到17个,超过百亿元的达到40个,全省经济发展基础更加牢固。
第二,产业支撑能力实现新提升。农业“压舱石”作用更加稳固。甘肃省着力打造全国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先行基地,“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全链条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总产值近5000亿元。“甘味”品牌连续四年获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指数百强榜首。玉米制种量、马铃薯原原种、中药材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
工业“主引擎”动力愈发强劲。甘肃省深入实施强工业行动,全部工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2020年的24.2%提升至2024年的26.9%,对经济增长贡献度超过1/3。2024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达10.8%,位居全国第二。
新旧动能转换顺畅。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金川集团工业总产值在2024年达3020亿元,世界500强排名提升至第300位,国内500强排名提升到第78位。新兴产业“新枝更茁壮”,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7463万千瓦,是2020年的3倍多。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均超70%。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甘肃)建设加快推进,庆阳数据中心算力规模达6.6万P,数字经济未来可期。
第三,科技创新引领取得新成效。创新型甘肃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甘肃省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稳居全国第二梯队。
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惊艳问世:武威2兆瓦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达满功率运行,为我国未来核能发展开辟新路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装置成功应用,打破了国际垄断;我国首台离子液氢气压缩机研制成功,“高效紧密数控径向锻压机”卡脖子技术被攻克。全省两院院士18名、研发人员达6.63万人……甘肃正用实力证明自己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的重要地位。
第四,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能源基地地位更加凸显。甘肃省电力总装机历史性突破1亿千瓦,重点风电光伏基地、“三大”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加力建设。“陇电入鲁”“陇电入浙”“陇电入川”等多条特高压外送通道的启动建设,让甘肃“风光”惠及全国。
交通网络愈发完善。12个市州通铁路,9个市州通高铁,铁路营业里程达到6106公里。兰张三四线铁路中武段、兰新客专兰州至西宁段达速提质工程、银兰高铁中兰段建成通车。建成运营机场9个、通用机场5座,兰州中川机场三期建成运营。公路总里程达15.93万公里,高速(一级)公路里程突破8000公里,新增15个县区通高速公路,“丝绸之路”上的现代交通枢纽正在形成。
水利命脉更加安全。引洮二期骨干及城乡配套工程建成通水,这条覆盖全省1/4人口的“生命线工程”效益持续发挥,甘甜的洮河水滋润着更多陇原儿女。
第五,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甘肃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大美陇原的生态底色更加靓丽。
祁连山生态治理成效显著,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区域占比增加37.5%。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黄河甘肃段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8.2%,确保了“一河清水向东流”。全面打响“三北”工程攻坚战,全省森林覆盖率提升至12.2%。全省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稳定在90%以上,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98.6%,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幸福感持续增强。
第六,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重点改革纵深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高质量收官,省属企业效益大幅提升。数字政府建设提速增效,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到98%以上,“甘快办”线上办件量成倍增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多项评价指标在全国靠前、西部领先。
对外开放能级提升。甘肃省外贸进出口额在2024年达到615.4亿元,增速位居全国第一。“一带一路”建设和“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成效显著,兰洽会、文博会等国际性节会平台影响力不断扩大。
第七,民生福祉增进取得新进展。甘肃省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群众满意度和公共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就业增收渠道更宽。城镇年均新增就业超过32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个百分点,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增幅居全国前列,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持续缩小。
社会保障网更密实。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稳定在98%和95%以上,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公共服务质量更高,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3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布局建设,“一老一小”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第八,社会治理效能达到新水平。平安甘肃建设成效卓著。2024年,甘肃省刑事、治安案件较2020年分别下降44.1%和31.6%,刑事破案率创近十年新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第九,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诚信甘肃”“厚道甘肃”成为亮丽名片。兰州市、金昌市等多地蝉联或创建为“全国文明城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陇原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记者手记:
扎实做好“五量”文章
王 斌
“十四五”的辉煌成就,为甘肃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经过五年奋斗,甘肃省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发展条件更加有利,发展动力更加强劲,进入了国家重大战略叠加、重大政策加力的机遇期,爬坡过坎、追赶进位的关键期,厚积薄发、大有可为的上升期。
展望“十五五”,陇原儿女信心满怀。全省上下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加快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深入实施“四强”行动,着力打造“七地一屏一通道”,扎实做好盘活存量、引入增量、提高质量、增强能量、做大总量的“五量”文章,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续写新的辉煌!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