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福建“十四五”答卷:年均增速12%,绘就全域赋能“百景图”
摘要:“十四五”期间,福建坚持“修路”和“通车”同步发力,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率先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推动数字福建发展基础底座实现“软硬联通”。
“‘十四五’时期数字福建的主要目标任务进展顺利、有望如期完成。”11月4日上午,福建省政府新闻办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四场),福建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省数据管理局局长郭文忠在通报福建“十四五”期间数字福建的总体情况时说,“十四五”以来,福建实施数字福建升级版工程,先后承担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试点省份、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数字中国建设综合试点等“国字号”试点任务,加快推进数字化全面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数字政府建设等方面奋勇争先,走出一条具有福建特色的数字化发展之路,信息化综合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
强基础:数字福建“高速路”更加通畅
“十四五”期间,福建坚持“修路”和“通车”同步发力,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率先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推动数字福建发展基础底座实现“软硬联通”。
福建实施两轮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累计建成5G基站超15万个、10G-PON端口近100万个,实现所有行政村5G网络覆盖、乡镇以上区域千兆到户能力普及。全省物联网终端用户较“十三五”末期增长1.5倍,连接规模居全国前列。全省算力“一张网”和数据流通体系加速形成,国家数据基础设施(福建)区域功能节点项目入选国家首批7个省级节点,福州、泉州、漳州等3个城市入选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先试城市,厦门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列入国家试点。
在数据要素改革上,福建整合构建全省一体化公共数据体系,率先建立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价格形成机制,成功构建从汇聚治理、登记管理到开发利用的公共数据资源市场化配置全流程体系,成为全国首个全面、系统、完整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省份。“十四五”期间,开放数林指数由2020年的全国第9跃升至2024年的第4,在2025年数林运营指数中省域综合表现处于全国第一梯队,6个数据应用场景入选国家公共数据“跑起来”示范场景,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强赋能:数字福建“百景图”更加多彩
“十四五”期间,福建聚焦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深化应用融合,推动数字化全面赋能千行百业,不断创新数字化赋能场景,推动数字场景遍地生花。
全省数字经济规模从2020年的2.03万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3.2万亿元,年均增长超12%,数字经济“独角兽”“瞪羚”创新企业数量从2020年的89家增长到2025年的350家,年均增长超30%。福州、厦门、龙岩等5个城市入选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交通领域国际物流供应链方向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落地厦门。全省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企业占比超七成,居全国第2位。实现跨境电商综试区全覆盖,厦门跨境电商综试区先后两次获评全国考评第一档。
“十四五”期间,福建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水平从“高”升到“非常高”,在全国率先上线三批41件“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600个高频事项、93%以上政务服务办件实现“数据最多采一次”,超4000项涉企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智能客服“福晓宝”可回答政务和便民服务事项超35万,闽政通入选全国首批数字中国建设典型案例,省政府门户网站绩效评估连续3年位居全国第一。
福建持续推动数字赋能八闽文化传承,建成朱子文化、海洋文化等一批专题数据库,建立省、市、县(区)、乡镇、村五级公共图书馆(文化站)数字文化服务网络。数字文化消费新场景加快拓展,建立“畅游八闽”一站式线上旅游服务平台,打造“福元宇宙”“鼓浪屿元宇宙”等特色IP项目,落地《最忆船政》《首见妈祖》等沉浸式文旅体验项目,累计评选32个省级数字文旅应用示范场景和52个省级智慧景区。
福建加快探索建设数字社会,全国首创智慧仲裁省级标准,推出退役军人事务3项首创性改革,福建被列为全国唯一的数字乡村发展先行区。全域数字化加快推进,福州等4个城市入选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入选城市数量比例居全国第一。莆田数据赋能基层治理“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获得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全省实现1158家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和299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统一预约,卫生健康信息共享水平居全国前列。
福建加快推进数字化赋能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建成全国首个林业无人机全覆盖应用体系、首个一站式林业无人机应用服务平台,初步构建全省林业“天空地”一体化感知应用体系。建立国内领先的区域性海洋感知网和覆盖全省自然资源的动态立体“一张图”,海洋观测智能化水平和智慧国土空间规划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优环境:数字福建“生态圈”更加完善
“十四五”期间,福建从技术、政策、合作三方面发力,构建安全开放、活力充沛的数字发展生态。
技术方面,福建出台省级数字经济高层次人才认定条件,“十四五”期间全省电子信息和高技术服务类高新技术企业从4339家增长至6818家,年均增长超10%,全省信息技术发明专利授权量从2237件增长至5019件,年均增长超20%。建成“数字福建安全大脑”,制定实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网络安全审查、数据安全治理等重要制度,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政策方面,出台《福建省加快推进数字化全面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总体方案》《福建省大数据发展条例》《福建省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开发管理办法(试行)》等法规政策文件,系统构建公共数据基础制度,为国家数据制度建设提供了“福建经验”。
合作交流方面,连续承办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举办百余场高水平分论坛,发布180余份国家级重大政策和重要报告,累计招引超3400个项目,总投资超2万亿元。成功举办中国-海合会国家数字经济投资合作专题论坛、金砖国家数字经济对话会、中国-中亚数字经济合作论坛、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等国家级活动,数字合作“朋友圈”更加多元。
郭文忠表示,下一步,福建将以数字化全面赋能为主线,以数字中国建设综合试点为抓手,持续深化数字福建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以数字化引领我省经济社会实现全方位、全要素、全链条转型升级,让人民群众更好共享数字化发展红利,以“闽人智慧”为数字中国建设增色添彩,朝着打造数字中国建设样板区的目标阔步前行。(中国发展网 武艳杰 记者丁南)
责任编辑:宋璟